王至诚一边注视着邮轮的进出口,一边问藤原朴田:“你认为我应该向谁学习枪法呢?”
藤原朴田将草地上的短枪收回,随即说道:“在你们中国,留学自日本回国的军事人才,叱诧风云的当属蒋百里、蔡锷和山西王阎锡山。”
“继续说。”王至诚示意他继续。
藤原朴田接着说:“阎锡山,字百川、伯川,号龙池。他曾在东京振武学校学习过日语,与北伐军的蒋司令是校友。此外,他还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读书,与蔡锷、李烈钧、徐树铮、唐继尧、孙传芳、赵恒惕、许崇智、程潜、何应钦、汤恩伯等人也是同学。”
“不过就是一个军阀而已。换一个人。”王至诚不屑道。
“那就说蔡锷吧。”藤原朴田继续说道,“他毕业于东京的大同高等学校和陆军士官学校,与蒋百里、张孝准并称‘中国士官三杰’。蒋百里曾带走日本天字号宝剑的代表,如今已是军事理论家和教育家。”
王至诚眼中闪过一丝期待:“提到教育家,我想去北京大学试试,蔡元培、胡适和李大钊那几位,应该能帮我。”
藤原朴田摇头说道:“蔡元培虽然是北京的校长,1902年曾到日本游历过,但对日本教育并不感兴趣。北京教授胡适是美国的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高材生,并未去过日本。李大钊虽然毕业于东京早稻田大学,但在北大的影响力仍然有限。你说,守常能帮你什么?”
“八块大洋算什么?我王至诚的一幅字画,就值上百块大洋。”王至诚自信满满地说。
“这根本不是金钱能解决的问题!”藤原朴田说,“我告诉你,据日本情报机构的消息,日本军国主义者正在密谋针对张作霖,已经向李大钊铺开了一张网。”
“我不过是想在北大谋个差事,能教授书画就更好了!”王至诚满怀憧憬地说。
“我现在关注的是你的安全。”藤原朴田语气严肃。
王至诚引用谭嗣同的话,“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我以我血醒苍生!”
藤原朴田却笑着说:“你像是鲁迅笔下的阿Q!救不了苍生,反而就义前立誓把圆圈画圆吗?”
王至诚读过数十遍鲁迅的《阿Q正传》,深知藤原朴田话中的含义,长叹一声:“‘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偌大中国,难道就没有我回国后的用武之地吗?”
“天生我材必有用,苍天不误有才人。北方的北京没有去处,何不南方发展?”藤原朴田建议道。
王至诚给藤原朴田斟满酒,同时给自己倒了一杯,静心倾听。
“郭沫若曾是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的留学生,去年赴广州应邀就任广州大学文科学长,结识了一批共字号的领导人。在国民革命军北伐期间,他担任了北伐军总政治部宣传科长、副主任,并兼任国立第二中山大学(武大前身)筹备委员会委员。他可以推荐你去这所大学任职。”藤原朴田缓缓说道。
王至诚早有耳闻郭沫若,字鼎堂,号尚武,既是文学家,又是诗人、历史和考古学家,以及古文字学家、思想家、书法家,他立刻说道:“久仰其名,怎么能联系到他?”
藤原朴田思索片刻:“1927年3月,赣州总工会委员长陈赞贤被杀害,拥护孙中山三大政策的国字号党部和总工会也被捣毁,还造成了伤亡。受伤的六人被脱去外衣,拖出来游街,扬言他们是共字号的榜样。”
“郭沫若获悉蒋司令对此事件的处理荒唐,决心脱离蒋司令,以‘高浩然’的化名离开宜城,借水路转赴南昌,住在二十军党代表朱德家中。”藤原朴田继续说道。
“3月底时,郭沫若正在奋笔疾书,写一篇讨伐蒋的檄文。即便找到他,也可能给他带来麻烦。”藤原朴田补充道。
王至诚坚定地表示:“越是困难越向前,这是中国儿女的英雄本色!”
“听你这口气,倒像是想做个特工。”藤原朴田半玩笑道,“周恩来曾留学神田区的东亚高等预备学校,最近在上海筹备共字号的中央特科。”
王至诚摇头:“我不想卷入军事和政治的漩涡之中。藤原,我的爱好是书画。书画社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如蔡元培等创办的北京大学书画社、王一亭等创立的上海书画研究会、吴稚晖等加盟的上海停云书画社、于右任、张大千等加盟的上海寒之友画会、黄宾虹等加盟的金石书画艺观学会……而书法作为一门专业的艺术,正在朝着职业化的方向迈进,一支职业书法家的队伍正在崛起。”
藤原朴田皱眉:“于右任是上海大学的校长,他毕业于复旦公学,但他是书法家和教育家。”
“能否请藤原兄帮我联系他?”王至诚请求道。
藤原朴田说:“不如找四大家中的其他三位。”
“吴稚晖、胡汉民都有留学经历。”藤原朴田补充。
王至诚问:“他们的背景如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文化英雄联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文化英雄联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