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锦渡海关的探照灯刺破四月潮湿的晨雾,在集装箱金属表面折射出冷冽的光芒。陈志远站在三号查验平台,军大衣下摆被海风吹得猎猎作响。他手里那份报关单的油墨在晨露中微微晕染,"洗衣机生产线"几个字显得格外刺眼。
"请开箱。"海关科长王志强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扫过文件上三菱重工的烫金徽标。他身后两名关员手持的检测仪突然发出尖锐警报,红色指示灯在第三个集装箱前疯狂闪烁。
张建军一个箭步上前,军绿工装后背的"技术验收"四个字被汗水浸出深色痕迹。工程师的改锥"意外"撬开货柜底部的暗格,露出十二个标着"精密轴承-军用品级"的金属箱。阳光照射下,箱体侧面的激光防伪标浮现出日本防卫省的菊花纹章。
"有意思。"陈志远蹲下身,指尖掠过轴承内圈的陶瓷镀层——这种耐高温材料通常只用于航空发动机。他掀开伪装层的动作惊动了随行的日本代表,山本一郎的白手套猛地按住箱盖,腕表表盘在剧烈动作下弹开,露出微型摄像头的反光。
海关的缉私犬突然对着山本的公文包狂吠。训导员扯开皮质夹层时,十几张存储卡散落一地——最新那张的标签上写着"MTR-17系统参数",正是去年《简氏防务周刊》曝光的日本陆自坦克火控系统代号。
红星三号车间的空气里飘着防锈油与焊锡的混合气味。日本技术团队正在安装的光刻机发出有节奏的嗡鸣,频率恰好与车间墙上的老式挂钟同步——这个细节让秦雪的白大褂口袋里的军用拾音器亮起红灯。
"请拆除安全防护罩。"山本用生硬的中文命令道,白手套指着楚明月设计的定位夹具,"影响散热效率。"他身后的助手迅速递上改装工具,工具包夹层里露出半截高频振动器的导线。
张建军突然咳嗽起来,军用水壶"不小心"打翻在地。液体渗入光刻机底座的瞬间,隐藏的过热保护装置突然启动——投影屏上跳出的日文警告暴露了真实工作温度上限,比说明书标注的数值低了整整30%。
"看来贵国的工业标准很特别。"陈志远用钢笔轻触控制面板。笔尖释放的弱电流激活了楚明月埋入的检测程序,操作日志显示这台设备在神户港装船前,已经连续运转过872小时。
苏晓梅的算盘珠子突然停住。少女发现耗材清单的日文原版写着"每50小时更换激光头",而中文翻译却变成了"200小时"。更蹊跷的是,角落里那行小字注明必须使用三菱原厂配件——单价正好是国产同类产品的二十倍。
暴雨拍打着技术档案室的铁皮屋顶,楚明月手中的放大镜在图纸上投下扭曲的光斑。设计师突然僵住——传动系统剖面图的边角处,一组看似随机的坐标在紫外线下显影成东京某栋建筑的立体投影。
"广岛银行地下三层保险库。"周雅的声音从档案架后传来,女记者指尖的微型相机还带着暗访时的体温。她调出的监控画面显示,赵明辉上周取走的文件袋编号,与图纸上隐藏的序列号完全一致。
张建军突然用导弹燃料配方表覆盖住图纸。在特定波长的红外灯照射下,油墨下的文字开始重组——这份标注着"昭和62年"的密级文件,详细记录了三菱"技术阉割计划":所有出口中国的设备都将人为降低30%性能,关键部件寿命控制在保修期后20%即报废。
秦雪的手术刀突然划开设备铭牌。塑料外壳下藏着的微型发射器仍在工作,红灯闪烁频率与赵明辉深圳办公室的监控画面完全同步。更致命的是,接收端IP地址指向横滨某栋挂着"东亚贸易研究所"牌子的灰色建筑。
雨水顺着老式苏联车床的润滑孔滴落,在油污地面砸出细小的坑洼。陈志远抚摸着铭牌上"1953年"的模糊刻痕,身后传来皮鞋踩过水洼的声响。技术科副科长王振华的黑伞微微倾斜,露出伞骨间闪烁的金属光泽——那是日本最新款的录音笔。
"厂长,日方建议拆除防护罩。"王振华的金丝眼镜反射着车间的冷光,钢笔在建议书上悬停的位置,恰好是能提高30%效率的关键段落。他不知道车床视孔里的润滑喷嘴已被替换——楚明月改装的微型摄像头正记录着他每个微表情。
"试试看。"陈志远突然按下电闸。车床轰鸣启动的瞬间,王振华条件反射般后跳三步,这个受过专业安全训练的动作,彻底暴露了他绝非普通技术员的身份。
张建军从阴影里抛出的笔记本在空中划出抛物线。翻开的那页贴着王振华在东京银座酒吧的照片,他手中的支票金额清晰可辨。更致命的是照片边缘,林美玲的鳄鱼皮包上挂着三菱重工的出入证。
黎明前的总装车间亮如白昼。秦雪带着医疗队给每台设备做"体检",紫外线灯照出更多猫腻:润滑油注入口内侧刻着"每200小时补充",而日文原版说明书标注的是50小时;主控芯片的散热片厚度减少了0.3毫米,持续高温运行必然烧毁电路。
"收网。"陈志远对着军用对讲机说道,声音惊飞了车间顶棚的鸽子。
三分钟后,海关缉私科突袭码头仓库。赵明辉重金收买的报关员正在焚烧真实单据,灰烬里残存的"军用级"字样被刑事摄像拍得清清楚楚。同一时刻,三菱总部收到中国商务部传真——红星集团依据合同附则第17条,扣押全部设备作为欺诈证据。
暴雨停歇时,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张建军用苏联车床加工的零件替换了所有关键部件,楚明月重新设计的操作界面跳动着红星LOGO。日本工程师山本呆立在一旁,看着中国工人娴熟操作本该"培训半年"的设备——他们手中的操作手册已被苏晓梅改写,每一页页脚都印着青龙山泉的微缩地图。
山本的记事本从口袋滑落,最后一页的总部密令在晨光中无所遁形:"确保技术代差维持在5年以上"。而现在,这支万宝龙钢笔正被少女用来书写新的历史——苏晓梅在验收报告上签名的力度透纸背,墨迹在朝阳下如龙泉青瓷般凛冽生辉。
喜欢重生80:我靠投机倒把成了首富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80:我靠投机倒把成了首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