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办公室,刘好仃正站在桌前翻阅一份文件,眉头时而皱起又舒展。他昨晚没睡好,但精神却格外抖擞,像是一杯浓咖啡从内到外灌进了身体。
门被推开,小李抱着一叠资料走了进来,一边喘气一边说:“老板,市场部那边刚把初步推广计划发过来,我顺手打印了一份。”
“辛苦了。”刘好仃接过资料,翻了几页,“他们动作倒是快。”
“可不是嘛,听说这次是主推咱们的新品,大家劲头都足。”小李靠在办公桌上,笑得像个刚拿到糖果的小孩,“连设计组那几个平时慢悠悠的大神,今天早上都提前到了。”
刘好仃也笑了:“新产品就像自家孩子,谁不希望它出人头地?”
两人正说着话,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会议室的门被拉开,各部门负责人陆续走进来,一个个脸上带着干劲和期待。刘好仃合上文件夹,拿起保温杯走到会议桌前,轻轻敲了敲桌面。
“各位,”他环视一圈,“我们终于要开始最后一步了。”
会议室里安静了一秒,随即响起一阵掌声,像是压抑许久的情绪终于找到了出口。
“我知道这段时间大家都很拼。”刘好仃语气轻松了些,“但现在不是松懈的时候,反而更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产品定型只是起点,能不能真正走向市场,就看接下来这波推广怎么打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市场部已经做了个初步计划,等会儿他们会详细讲解。我的要求很简单——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任务,按节点推进。时间紧,任务重,但我们有经验、有团队、有信心。”
说完,他看向市场主管:“你来说说整体安排吧。”
市场主管点头,打开投影仪,屏幕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时间表和分工图。
“我们的推广策略分为线上线下的组合拳。”她指着屏幕,“线上部分主要集中在短视频平台和行业论坛,通过短平快的内容快速吸引目标客户关注。线下方面,我们报名了下个月的建材展,展位虽然不在核心区,但我们会布置一个互动体验区,让客户能亲手操作产品,感受改进后的优势。”
“听起来不错。”刘好仃插了一句,“不过宣传资料这块准备得怎么样了?”
“正在加紧制作中。”设计组负责人接过话头,“我们参考了客户反馈中最受关注的功能点,重点突出产品的稳定性和易安装性。视频部分也在剪辑中,预计明天就能出样片。”
“很好。”刘好仃满意地点点头,“记住,宣传的核心不是炫技,而是让用户一眼就看出我们产品的价值。”
会议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每个人都领到了具体任务。散会后,刘好仃回到办公室,看着窗外忙碌穿梭的同事们,心里踏实了不少。
下午三点,他约了市场部的人一起讨论宣传资料的细节。
“这个封面设计得挺简洁的。”他翻着手中的手册样稿,“不过是不是可以加点实拍图?比如客户试用时的场景,或者产品在极端环境下的测试画面。”
“我们也考虑过。”设计师解释道,“但担心图片太多会影响阅读节奏。”
“那就控制数量,挑几张最有冲击力的放上去。”刘好仃建议道,“视觉冲击力强一点,更容易让人记住。”
“明白了。”设计师点点头,“我们回去再调整一下。”
临走前,市场主管问:“老板,您觉得我们这次推广的最大优势是什么?”
刘好仃想了想,笑着说:“是我们对产品的了解,以及客户的信任。别人可能只卖产品,我们卖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句话说得轻巧,却让整个会议室的人都静了一下,然后纷纷点头。
第二天一大早,刘好仃就去了展会主办方那边确认展位情况。
“刘先生,你们申请的C区展位还在,不过有个好消息。”主办方负责人笑着递上一张图纸,“隔壁有一家参展商临时退展,我们可以帮你们把展位面积扩大一点,展示空间更充足。”
“那太好了。”刘好仃接过图纸看了看,“不过费用会不会增加很多?”
“放心,我们会按照原报价做适当调整,不会让您吃亏。”
刘好仃笑了笑:“那就麻烦你们尽快安排,我们这边也会配合布置方案。”
离开主办方办公室后,他给市场主管发了个消息:“展位搞定了,比预期大一些,记得跟设计沟通现场布置方案。”
刚发完信息,手机震动起来,是张总的电话。
“刘哥,你们那个新品真不错。”张总语气兴奋,“我们项目组昨天开了个会,决定优先采购你们的产品,价格我们也能接受,就是想问问什么时候能交货。”
“月底前应该能完成首批生产。”刘好仃答得干脆,“不过你也知道,推广期间可能会有一些订单集中,我们得协调产能。”
“没问题,我们这边先签个意向合同,等你们排产后再正式下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深圳玻璃厂打工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