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的灯光有些刺眼,但没人抱怨。几台仪器发出轻微的嗡鸣,显示屏上的数据不断跳动。刘好仃站在操作台前,手里拿着一份报告,眉头微皱。
“这组数据……不太稳定。”他说。
小李凑过来看了一眼,点点头:“确实,理论值和实际测试结果之间存在波动,虽然都在允许范围内,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刘好仃沉吟片刻:“回头再做一遍实验,确保数据准确。不能因为一个小误差影响整个方案。”
他转头看向其他成员:“大家辛苦一下,这两天集中精力把所有数据复核一遍。特别是那些看起来‘差不多’的部分,更要仔细检查。”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应答声,有人已经开始翻阅手头的资料。
几天后的早晨,阳光透过窗户洒进会议室。白板上贴满了图表和流程图,中间赫然写着“多功能节能玻璃研发方案(初稿)”。
“好,大家先把各自负责的部分汇报一下。”刘好仃打开投影仪,屏幕上显示出一张结构图。
小李第一个站起来:“我这边的数据复查完了,整体没问题,只有两组数据波动较大,我们已经安排重新实验。”
“很好。”刘好仃点头,“成本预算呢?”
财务部的小陈推了推眼镜:“初步估算下来,比传统产品高出15%左右,但如果批量生产,预计能降到10%以内。”
“那还是偏高。”技术组的老张皱眉,“客户那边反馈,希望价格控制在传统产品的8%以内。”
会议室里一时陷入沉默。
“有没有办法优化?”刘好仃问。
“理论上可以。”老张说,“但需要用到一种新型材料,据说强度更高,同时加工成本更低。问题是,我们还不知道哪家供应商能提供。”
刘好仃记下这一点,转头看向另一侧:“专家那边怎么说?”
“昨天开会的时候,王教授提到了这个材料。”项目助理小林说,“他还推荐了一家国外的研究机构,说他们的技术比较成熟。”
“那就尽快联系。”刘好仃果断拍板,“另外,找几家国内的供应商,看有没有替代品。”
小李笑着插话:“刘哥,你这是典型的‘两手抓’策略啊。”
刘好仃哈哈一笑:“对,两手都要抓,还得抓得稳。”
气氛轻松了一些,大家开始围绕方案细节展开讨论。有人提出优化工艺流程,有人建议调整涂层厚度以降低成本,还有人提议增加一项可选功能,提升产品附加值。
争论归争论,但每个人都投入其中,会议室里充满了思维碰撞的声音。
傍晚时分,方案终于有了雏形。刘好仃站在白板前,看着满墙的笔记和流程图,心中踏实了许多。
“好,大家辛苦了。”他拍了拍手,“接下来,我们正式进入样品制作筹备阶段。”
众人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
第二天一大早,采购部的负责人就找到了刘好仃。
“刘哥,有个事得跟你汇报一下。”他神色有些凝重,“我们联系了几家原材料供应商,发现最近有一款关键材料的价格可能会涨。”
“什么时候的事?”
“估计就在这两周内。”
刘好仃眉头一皱:“有没有替代品?”
“有,但性能略有差距。”
他沉思片刻:“先尽量预定一批现有库存,价格方面我们争取谈一谈。实在不行,再考虑替代方案。”
对方点头离开后,刘好仃站在窗边,望着远处的车间,心里明白,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他拿出手机,给王教授发了条信息:“王老师,关于那家国外研究机构,方便的话,我想安排一次实地考察。”
发送完信息,他回头看了一眼忙碌的办公室,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一切,都在稳步推进中。
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深圳玻璃厂打工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