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慌忙跑进来说道,同时城内其他几座深宅大院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
李家正厅。
李山心有余悸地说道:“父亲,贾环果然采取行动了,要不是父亲事先有所准备,我们李家也会落得同样的下场……!”
巡抚府中,贾环端坐上首,下首坐着山东巡抚牟怀善,堂下跪着黄、白等家族的族长。
黄家主面容扭曲,愤怒地质问宁侯:“你无缘无故抄拿我们,究竟有何理由?若说不出个所以然,哪怕告到皇帝那里,我也不会善罢甘休!”
其他家主也纷纷投以敌视的目光向贾环。
山东知府站起说道:“宁侯,几位究竟触犯了哪条律法,如此大事我们竟毫不知情?”
贾环不予理会,将一叠卷宗掷于黄家主面前:“自己看清楚你们所犯下的罪行,本侯难道还奈何不了你?”
山东知府受挫后脸色阴沉,拂袖归座。
黄家主虽不怕贾环,但若不交出粮食,朝廷可能会抄家,这会让天下人心不安定。
然而当他翻开卷宗,脸色瞬间苍白。
卷宗详细记录了黄家多年来强占民宅、逼死人命的罪行,令人发指,其他几家亦是如此。
众家主对望一眼,未料贾环采取了这种手段对付他们,并非针对粮食问题。
黄家主心中恐惧,知道仅这些罪行已足够抄家问罪。
“宁侯,此事内情我并不知晓,若有真凭实据,黄家绝不会包庇任何人,任凭宁侯处置,绝无异议。"
众人深知事情严重性,尽管家中有子弟在朝为官,但这无法解决眼前困境,急忙附和:“正是,我等绝无袒护之意,请宁侯明察。"
贾环冷眼看着众人,暗自叹息:耗费这般努力才达成局面,岂能因几句空话就轻易放过?
“哼!若非你们庇护,这些人怎会逍遥法外?如今说不知情,到时审讯便见分晓。
来人,将他们押下,待查明案情再论。"
济南城外八十里处的青石山,午后时分,一名年轻人急匆匆跑向山中。
青石山藏匿着一处山寨,内有三千余盗匪,专劫过往商旅勒索财物。
朝廷多次派兵围剿,却因匪徒行踪诡秘而无功而返。
山寨内,聚义厅中一名魁梧大汉正抱着一名年轻女子饮酒作乐。
“报!大当家的,黄家二公子来访。"小喽啰通报。
大汉皱眉道:“强儿来这儿做什么?快请他进来。"
黄强刚踏入大厅,就双膝跪地泣诉:“二叔,您赶紧救救父亲!贾环派人查封了米行,包围了府邸,父亲现在已被关押!”
原来,这位山寨首领正是黄家主的亲弟弟黄善。
当年他犯下重罪,被黄家主以巧妙手段救出,安置于此。
本以为事过境迁后能为其另谋生路,却没想到黄善竟拉起队伍占山为王。
后来黄家发现有个这样的暗线反而有利,便暗中支持他。
黄善听罢拍桌大怒:“好胆!我要召集人马杀入济南城救出兄长,再亲手剁了贾环那小子!”
黄强忙劝阻:“二叔,我从密道逃出来时,父亲交代让我转告您切勿轻举妄动。
目前济南城驻扎着三千大军,还有城卫军和抚标营,我们毫无胜算。
不过城内情况已有专人向我们通报。"
黄善沉声说道:“大哥,还有什么好犹豫的?救出兄长后该怎么安排?”
他也清楚,若非黄家暗中协助,这些年自己绝不会这般安稳。
黄强答道:“父亲说等城中兵力空虚时,二叔回城即可,无需劫狱,直接冲到行辕除掉贾环,那时黄家的危机自然解除。"
“好!就按大哥的意思办。"
贾环演完戏回驿站,周扬汇报三家抄家所得。
“侯爷,三家抄出的金银珠宝约五百万两,粮米不计其数。
其中十大米行收获五十万担粮食,其余藏粮地点还需进一步审问。"
贾环点头称是,不愧是三大家族,肯定还有隐匿的粮仓。
但贾环并不着急,加上李家和白家的二十万担,他已有七十万担粮食,足够救济济南城。
再加上官仓的储备,虽已初具规模,但山东灾民仍在增加,贾环的目光不禁投向远方……
“将抄家所得存入官仓,明日起按每升十文的价格发放粮食,在城外设立六个粥棚赈济贫民。
同时调回城内驻军,未经命令不得擅自出营。"
周扬拱手应道:“遵命!”
夜幕降临,曲阜县孔府。
“公爷,大事不好!南城传来消息,咱们四家米行都被贾环查封了,粮食全部用于救济灾民!”
管家惊慌失措地报告道。
孔邵正与儿子们谈笑,闻言脸色骤变,怒喝道:"贾环这小子太过放肆,我定要上奏弹劾于他!"
孔言也愤然道:"这贾环实在狂妄,若不给他点教训,他当我家孔氏好欺负不成?"
父子俩商议如何对付贾环时,殊不知孔家即将面临一场巨大危机。
喜欢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