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得知贾环召她前来是为了增强身边侍女的实力,保护她的安全,心中既欢喜又感激。
见贾环又要靠近,她警惕地退后一步说:“环儿别胡闹!”
察觉贾环仍赖皮般地靠近,她心中一软……
片刻后,黛玉气喘吁吁地说:“环儿,姐姐不能久留,得回家了。"
贾环还想靠近,黛玉嗔怪道:“环儿,再纠缠我就真生气了!”
宁国府门前,直到黛玉的车驾消失,贾环才回到宁安堂,叫来周扬吩咐他去买些**护院犬回来,因为狗的听觉和嗅觉比人敏锐,这样府里会更安全。
进入后堂正屋,平儿等人已准备好了午饭,晴雯回头望向贾环身后,疑惑地问:“三爷,林姑娘怎么没来吃饭?”
贾环笑道:“林姑娘还有事,已经先回去了,咱们自己吃吧。"
用完午饭,贾环又躺在摇椅上休息,晴雯在他身后轻轻帮他按摩肩膀。
火器若没有正当理由使用,必然引来灭门之祸。
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也无需用到火器,他更倾向于和平解决,将来在外建立自己的封地,但这取决于皇室的态度。
皇城。
弘武帝埋首沉思,如今天下缺粮,民间流传苏杭丰则天下足的说法,意思是只要苏杭丰收,各地便都有饭吃。
天下真的缺粮吗?并非如此,粮食大多囤积在士族和官宦富商手中,他们每年将粮食储存在粮仓中,待到灾年再高价出售陈粮,借此购地买奴,享受奢华生活,导致局势混乱。
尽管清楚这一切,弘武帝也无计可施,总不能把所有相关人员抄家查办,那只会让天下更加动荡,毕竟大多数官员都出身于此类家庭。
“陛下,张廷玉和陈廷敬两位大人求见!”
戴权进来通报。
弘武帝疲惫地揉了揉眉心,说道:“宣!”
张廷玉二人进殿说道:“陛下,山东济南发生 ** ,房屋严重受损,伤亡无数,请陛下拨粮救济!”
弘武帝听闻大惊,雁门关的蒙古问题尚未解决,山东济南又突发 ** ,真是祸不单行。
他皱眉沉声说道:“爱卿,神京城中的粮米大多已送往雁门关,哪里还能有多余的粮米赈济山东百姓!”
身为内阁大臣,朝廷的现状张廷玉和陈廷敬岂会不知,然而山东的百姓急需粮米救命,他们只能来找弘武帝。
陈廷敬道:“陛下,山东真的缺粮吗?或许是一些人不愿拿出粮米帮助朝廷。
如今山东百姓危急,也顾不得许多了。"
张廷玉听后明白其意,皱眉道:“你说的是山东的世家大族,但他们未必肯配合。"
陈廷敬急切地说:“张相此时绝不能心慈手软,那些世家大族哪个不是罪行累累,随便抄几家就能解决山东的问题。"
张廷玉严肃道:“你知道吗?你今日所说的话若传出去,你在官场中将寸步难行。"
陈廷敬坚定地回答:“为了国家,我毫不畏惧,即便辞职也在所不惜!”
弘武帝拍案叫好:“好!若人人都像你这般,何愁天下不安定!”
随即皱眉道:“可派谁去呢?这样的差事得罪人不说,还会断送前程,恐怕没人愿意承担。"
陈廷敬主动请缨:“陛下,臣愿前往,所有骂名由臣一人承担!”
弘武帝眉头深锁,他并不想失去这位重要的人才,陈廷敬是他未来计划重用的人选,绝不能在这次任务中受损。
于是说道:“不行,朕这里离不开你。"
张廷玉沉思片刻道:“陛下,既能担当重任,又一心为公的,唯有林如海和李光地二人。
但林如海掌管督察院无法离京,神京也需要他留守,而李光地年事已高也不适合。
再派别人去又担心会与当地势力同流合污,这该如何是好?”
弘武帝也陷入苦恼,忽然想到一个人选,此人既不贪财又正直,应该合适,便问道:“爱卿觉得贾环如何?”
张廷玉和陈廷敬听到此话都吃了一惊。
贾环虽为朝廷立下不少功劳,但最近刚被解除军职,如今又将如此重任交给他,不得不说弘武帝有些冷漠无情,这是要把贾环当作工具使用,日后怕是要卸磨杀驴了。
不过他们两人不敢多言,只觉得皇帝太过苛刻无情。
尤其是贾环身为林如海的女婿,此事若被林如海知晓,不知会有何反应,弘武帝难道不怕贾环与林如海心生不满吗?
弘武帝看着两人的表情,微微一笑,说道:"爱卿不要误会,朕并非苛刻之人。
朕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若派他人前往,一旦再生变故,后果不堪设想。
毕竟雁门关的蒙古势力仍在伺机而动。
朕深知贾环自入仕以来,对朝廷贡献颇多,功勋卓着。
两位爱卿可放心,朕在此承诺,贾环今后绝不会陷入绝境。"
"陛下英明!"二人无话可说。
他们明白,贾环若得罪天下人,处境堪忧,但如今他的命运全系于天子一言,即便日后封王,也可能整日提心吊胆,任人摆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