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回应道:“姑父,
贾环望着黛玉叹息道:“林姐姐,你怎会不懂我的心思?我虽出身低微,却痴心一片,只为博红颜一笑。
此次远赴瑶台求仙草,即便倾尽此生,亦无怨无悔。
然而若待你伤愈之时,我依旧难忘旧情,恐将堕入尘世,唯利是图,错把情义当虚妄。
林姐姐,倘若连你也不理解我,我将不知自己会变成什么模样!”
黛玉听后心生感慨,说道:“环儿,姐姐明白你的心意,你无需多虑,我不过与你玩笑而已!”
说着,她含泪凝视贾环。
林如海似笑非笑地看着贾环,他只能装作糊涂,装作没看见,暗自松了口气,庆幸暂时脱险。
片刻后,黛玉想起父亲还在场,连忙红着脸坐到一旁,却又狠狠瞪了贾环一眼。
以她的聪慧,此时怎会不明白事情原委。
林如海赞道:“环哥儿,你不走仕途之路实属遗憾,这般能随手吟出蕴含人生百味的诗句,足见才华横溢。"
贾环谦逊回应:“姑父过誉了,我只是偶然为之罢了。"
黛玉仍有些不满,说道:“偶然为之?那你再作一首,助助酒兴如何?”
贾环浅笑点头:“有何不可?林姐姐请出题吧。"他早已胸有成竹。
黛玉思索片刻,决定道:“那就写感悟人生吧。"
贾环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随即吟诵:“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本世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黛玉仿佛看到贾环孤身一人立于冷寂的屋内,愁绪满怀,忧虑自身命运。
她深知,家族的未来全靠贾环一人,怎不令人心疼,又怎会不落泪呢?
“环儿……”
宁国府中,贾环派人唤来李大,嘱咐他去查探白朗近期的行踪,以及他与哪些人有所往来,究竟受何人指使。
第二天,李大回来说,近来白朗只跟康郡王有往来。
贾环皱眉不解,自己与康郡王无冤无仇,为何要针对自己?哦,对了,康郡王虽然与当今皇帝是亲兄弟,但关系并不融洽,他对
贾环接过鸳鸯递给他的红包,笑称:“孙儿谢老祖宗的赏赐。"他与迎春、探春、惜春打过招呼后,在椅子上坐了下来。
小惜春蹦跳而来,笑着说:“三哥新年好!”
还伸出手期待礼物。
贾环轻点她的额头,递出一个大红包,让她笑得合不拢嘴,“谢谢三哥!”
随后,林如海带着黛玉来访,寒暄后去了前院与贾赦、贾政交谈。
贾母嗔怪黛玉许久未来看她,黛玉解释说因父亲公务缠身,自己一直在照料,承诺日后会常来。
贾母欣慰表示理解。
宝玉目送黛玉,心中欢喜。
贾母察觉其神情,打算与林如海商议两人的婚事。
小惜春抱怨黛玉不来找他们玩,黛玉答应带她去自己家,还问要不要叫上迎春和探春一同前往。
宝玉急忙插话希望也被邀请。
贾环则劝他安心读书,别掺和姑娘们的游玩。
贾母支持宝玉同行,认为都是亲人无需避嫌。
贾环虽有不满,却也无言反驳。
李纨带着贾兰前来,贾兰先向贾母问安,再与黛玉等人行礼后,走到贾环身旁,恭敬说道:“三叔安。"自贾环接管宁国府后,整顿族学,遣散旧师,请来新夫子,使族学焕然一新。
贾兰在族学中表现优异,常受褒奖,贾环时常关怀,常让小吉祥送些吃食给他,令他对三叔心生亲近。
贾兰从未见过父亲,却从贾环身上感受到父爱,因此对他极为敬重。
贾环拍了拍贾兰肩膀说:“不必多礼,三叔知道你勤奋。
等日后科举高中,为母亲挣得诰命,那才叫真本事。
你母亲不易,若违背孝道,休怪三叔无情。"
贾兰似个小大人般躬身答道:“三叔教诲,侄儿铭记于心。"叔侄对话间,李纨不禁落泪,堂上众人亦深受触动,连贾母也频频点头。
鸳鸯问贾母:“老太太,宴席设在哪里?”
贾母想了想笑道:“一家人何必拘礼,就在花厅设宴,中间放个屏风即可。"
饭后,黛玉等人去了迎春房里,荣庆堂只剩贾母和林如海。
贾母道:“如海啊,如今宝玉也长大了,该考虑婚事了。
是否将两家儿女的亲事定下来?我也就安心了。"
林如海沉默不语,贾母皱眉问:“当年我和敏儿的约定,难道你不记得了吗?”
喜欢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