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4日|阴
年终汇报已圆满结束,项目进入尾声,办公室里的人陆续回归,节奏却慢了不少。我一早来到工位,发现工区明显冷清,不少人请了调休,但高层邮件却一封接一封地催着收尾材料。李倩依旧没有出现,她离开后,我的桌面上多了份责任,也多了一份空白。
上午我一边整理交接表格,一边回看此前的汇报流程。副总的邮件中提及:“后续将围绕项目组成员,明确职责与发展路径。”这封信没明说什么,却分明指向了下一阶段可能的变化。我知道,属于我的机会,已经开始敲门。
整理材料时,我打开了上次李倩发来的文件夹。那是她临走前标注得极为细致的一套PPT,每一页都附上了语音备注。我带上耳机,逐段听她讲述,从背景铺垫到数据支撑,从逻辑架构到语言表达,仿佛她还坐在我身边,一如过往那些我们共同度过的夜晚。
她的声音清晰克制,却不乏温度。有几段我已经做了调整,但她还是留下了建议。“这里节奏太快,放慢三秒。”“这个图的数据出自市场部,不要盲信,重新核实。”“这里你说话会有顿点,练一遍。”我一条条记下,照着她的建议调整语序、修整内容。
午间,我在楼下食堂遇到了魏鹏。他一边端着餐盘一边对我笑:“汇报搞完了,现在就看你怎么走下一步了。”
我坐下说:“文件还没彻底完,得把最终资料提交上去。”
他看着我,眼里有种意味深长的神情:“你现在的状态,已经不是实习生了,别总拿过去那套想法约束自己。李总不在了,你也该学会一个人撑场。”
我点头,低头扒饭。其实我明白他的意思。
下午我一个人在会议室复盘整个项目流程。白板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关键节点和补充意见。我越写越多,越写越清楚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做。那种以前对她的依赖感,在一点点被责任感取代。
我开始理解李倩为什么选择离开,也开始接受自己必须独立走下去。
傍晚,我收到她一条微信语音:“PPT里你补充的市场预测趋势有误,逻辑链不够闭环。你看第七页的数据图,建议换成三季度对比。”她的语气依旧冷静克制,但比起以前,多了几分松弛。
我听完没急着回复,点开她头像看了几秒。那个静止不动的侧脸头像,一如她离开时的背影,没有一丝留恋。
我敲出一句话:“收到,今晚改完给你发。”
她秒回了一个“好”。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我像是回到了那段并肩作战的时间。打开文档,逐页修改,每一个注释我都反复校对,不是因为工作本身,而是因为她说过的一句话:“你要成为能被依赖的人,而不是总等着被托底。”
七点,我打包好修改版本准备发送时,忽然注意到U盘中多了一个隐藏文件夹,文件名是“转交/Review”。
我点进去,是几份标注版文档,还有一份扫描图片。
那是一张车票复印件。始发站:杭州东;终点站:上海虹桥;时间是一个月前。
我怔了几秒,忽然意识到,她早就开始计划离开。也许那次她说要出差,就是去面谈新岗位了。而我,直到她走后的这几天,才慢慢拼凑出线索。
文档中还有一段语音备忘:“如果你看到这个文件夹,说明我已经彻底不再接手这个项目了。别把感情想得太复杂,也别怀疑自己。你做得很好,继续往前走。”
我坐在椅子上,盯着电脑屏幕,内心像被灌了一杯热水,又像被倒进一桶冰水。
夜里我一个人去了楼下便利店,买了瓶矿泉水,坐在门口的凳子上,看着街道边的灯光逐渐暗下来。
街角一家药店门口,有个男孩背着书包在打电话,一边点头一边笑。我望着他,忽然想起了自己刚入职那会儿,站在公司楼下等李倩的第一天。
时间过去很快,我们早已不在起点。
我低头看手机,她的头像静静地亮着,没有再发消息。
我点开输入框,打下两个字:“谢谢。”
没有等她回,我站起身走进夜色。
喜欢毕业后打工日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毕业后打工日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