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9日(阴转晴) 郑州北郊工地 / 模板组作业区
赵启明回家的第二天,天灰蒙蒙的,像是阴云压在心口。
小李收拾行李的声音从清晨五点就开始响起,我躺在床上听着那细碎的折叠声,枕头边是他昨天写了一夜的施工笔记。
“走得有点急,剩下这本你留着,看不懂就翻我画的图。”他坐在我床边,语气平静。
我盯着他:“你这是怕我一个人弄不明白?”
“你确实不太机灵。”他笑了笑,但眼神比谁都沉。
我没说话,只是翻了两页,第一页写着:“模板组标准操作顺序”,第二页是他亲手画的钢筋布置简图,还有用红笔标注的“易出错点”。
“说实话,你走了我有点慌。”我把书本抱在怀里,“赵启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小李看了我一眼:“你不比谁差。”
“你是真信我?”
“要不我把这本给别人?”
我冷哼一声:“你试试。”
他拍拍我肩:“我走后你别老跟那几个老油子混,你不抽烟的时候脑子挺清醒的。早点学完电焊那套,过两个月我让人带你进装修组,工资高点,累是累,但比这儿强。”
我愣住:“你还记得这事?”
“我说的事,哪句没兑现?”
他站起来,背起那只斜挎包,工地门口有辆三轮车在等他。他没有回头,只朝我挥了下手,像我们初到郑州那天一样。
上午九点,老郑说工地缺人,你要愿意干就顶几天,能多赚点钱,我说没问题,一个人去仓库搬水泥袋,听说是昨晚工地后区有个小漏斗坍塌,要紧急补修。以往这事儿都是赵启明跑前跑后,我跟着打下手。今天我成了主力。
“行不行啊周磊,一个人干?”
我看了一眼那些堆叠着的水泥袋,五十斤一袋,至少得运十五趟。
“干。”我咬咬牙。
一袋接一袋,太阳出来了,身上出汗,黏黏地贴着衣服,脚下的水泥灰踩成了一层糊。我一边喘着气,一边低声念:“周磊你可别倒下啊,不然谁还信你能撑下去。”
走了十三趟,最后两趟差点腿软。我坐在阴影里喘气,工头从对讲机里喊:“周磊,设备那边出问题了,塔吊小臂卡住,得上人排查。”
我腿都还没直利索,便赶去塔吊附近。
那边有几个师傅已经在查看情况,说是控制室的线路板可能受潮短路了,但塔吊司机坚持说是机械卡死。我站在旁边看了十几分钟,有个老技工喊我:“小子,去把西北角那箱工具箱拿来!”
我应一声,跑了过去,刚打开箱子,身后“砰”地一声巨响,一根吊臂从半空中猛然松脱,斜着砸在距我不到十米的地面上,尘土飞扬。
所有人都愣住了。
工头第一时间冲过来:“有人受伤没?快!点名!”
我也慌了,腿有些发软,心跳得像打鼓一样。
“这也太吓人了……”我低声说。
“你没事吧?”那老技工走来拍了拍我肩。
我摇摇头:“差一点。”
“你运气好,换别人,怕是没命了。”
事后,工地全线停工检查安全设施。各组长被叫去会议室汇报情况,剩下的人呆在工棚边等消息。我坐在台阶上,看着远处吊臂歪斜的角度,心里说不出的堵。
小李刚走,赵启明也不在,我第一次觉得这地方太安静了。
晚饭时间,大家都没什么胃口。厨房只做了稀饭和咸菜,连平常的辣椒炒蛋都省了。
吃完饭我回到宿舍,把小李的笔记拿出来翻,才发现他在封底写了一句话:
“如果你有天感到孤独,那就是你离梦想近了一点。”
我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眼前模糊起来。
外头传来工地调度的吆喝声,有人喊着名字清点人数。
我忽然觉得,这宿舍,这床,这笔记本,还有远处那吊臂的黑影,全都成了我必须面对的“现实”。
我收起笔记,拉开抽屉,准备写下今天的事。
这一天,我一个人完成了十五趟搬运,差点被吊臂砸中,第一次独自应对突发事故,也第一次,在没人的时候翻开了一本别人的梦想。
小李已经走了,赵启明暂时回家,而我,还得往前走。
就算脚下全是水泥灰。
喜欢毕业后打工日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毕业后打工日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