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曦,昨夜的风还带着未散的硝烟味,我站在宫门前,望着那扇沉重的朱红大门缓缓开启。朝霞映照在门楣上,金漆斑驳,仿佛昨夜的战火从未发生过。
但我知道,一切都变了。
景轩与我并肩而行,身后是墨羽和青璃,他们沉默地跟随着,脚步轻得像是怕惊扰了这清晨的宁静。可我们都知道,今日的朝堂,并不会如表面这般平静。
“你准备好了吗?”景轩低声问道。
我没有回头,只是轻轻点头:“只要能守住你应得的一切,我便无悔。”
他伸手握住了我的手,掌心温热,一如当年山林初见时那样坚定。
步入大殿,百官已列班而立,气氛肃然。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沉稳如水,却比往日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锋芒。他看着我们走进来,眼神在景轩身上停留片刻,而后微微颔首。
“七皇子,云溪。”皇帝开口,声音不高,却足以让整个大殿静若寒潭,“你们此番平定慕容之乱,功勋卓着,朕心甚慰。”
群臣低头称颂,然而我能感觉到,那些低垂的目光中藏着多少不甘与忌惮。
“谢陛下隆恩。”景轩拱手行礼,语气谦和却不卑不亢,“此役得以告捷,全赖将士用命、谋士献策,非臣一人之功。”
皇帝笑了笑,目光落在他脸上,似有几分欣慰:“你一向知进退、懂分寸,朕甚为欣慰。”
说罢,他抬手示意内侍捧出一物——一方鎏金印绶,赫然置于案前。
“自今日起,七皇子加封‘镇国公’,赐紫袍玉带,统领京畿防务,协助兵部整顿军备。”
此言一出,殿中一片哗然。
我心中一震,迅速扫视四周。几位老臣脸色骤变,眼中闪过一丝震惊与不安。而年轻的官员们则神色各异,有人欣喜,有人警惕。
这是皇帝首次将如此重要的权柄交予景轩,也意味着他在朝堂上的地位已然不可同日而语。
“臣……领旨。”景轩躬身接下印绶,动作沉稳,神情却未显半分得意。
皇帝满意地点点头,又转向我:“云溪,此次战事,你临危不乱,指挥若定,实乃巾帼不让须眉。朕特赐你‘协理东宫政务’之职,辅佐太子处理内廷事务。”
我心头一紧,抬头望向皇帝。
这个职位,看似温和,实则极为敏感。东宫虽为储君所在,但近年来权力势微,许多旧臣仍对其虎视眈眈。如今让我去协理政务,既是信任,也是试探。
“臣女……不敢推辞。”我深吸一口气,上前跪地谢恩。
皇帝含笑点头,目光在我与景轩之间略作停留,意味深长。
朝会结束后,百官陆续散去。我与景轩并肩走出宫殿,阳光洒在石阶上,温暖却不刺眼。远处传来钟声,悠远而庄严。
“你觉得,父皇为何突然赋予你如此重任?”我轻声问。
“或许,是他已经看清楚了局势。”景轩的声音低沉而冷静,“慕容家族虽败,但他们的布局并未结束。朝廷内部仍有暗流涌动,父皇需要一个可以信赖的人站出来。”
我点点头,心中却隐隐不安:“可这样一来,你也成了众矢之的。”
“我一直都是。”他淡淡一笑,转头看向我,“但这一次,我不再是一个人。”
我望着他的侧脸,阳光勾勒出他清晰的轮廓,熟悉又陌生。那个曾在山林中受伤倒地的少年,如今已是肩负重任的皇子。
“接下来呢?”我问。
“接下来,我们要查清密函中的内容。”他说,“‘盛朝之乱,始于内,成于外’——这句话,绝非虚言。”
我咬了咬唇,脑海中浮现出昨日发现的那份密函。它不仅揭示了慕容家族的野心,更暗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我已经安排人手,秘密调查那批火器的来源。”我低声说道,“同时也在追查慕容远的下落。”
景轩点头:“很好。眼下最要紧的是稳定局势,防止其他势力趁机作乱。”
正说话间,墨羽匆匆赶来,神色凝重:“小姐,刚刚收到消息,兵部那边发现几处驿站被毁,通往边关的文书全部失踪。”
我心头一紧:“什么时候的事?”
“就在今晨。”墨羽压低声音,“目前尚不知是何人所为,但手段极其隐秘。”
景轩眉头紧锁:“边关若有异动,必须立刻掌握情报。”
“我已经派人前往调查。”墨羽道,“不过……还有一个消息。”
我和景轩同时看向他。
“有一名自称是前朝遗臣的信使,在城外求见。”
我与景轩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疑惑与警觉。
“前朝遗臣?”我喃喃道,“难道……还有人记得那段往事?”
“或许是新的麻烦。”景轩语气平静,却掩不住眼底的凝重,“无论如何,不能掉以轻心。”
我点头,正欲说什么,忽听得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小姐!”一名侍女疾步而来,手中捧着一封书信,“这是刚刚从边关传来的急报!”
我接过信,手指微微颤抖。拆开的一瞬,纸张上赫然写着一行字:
“北境有异动,敌军集结边境,意图不明。”
我瞳孔微缩,抬头望向景轩。
他神色陡然冷峻,握紧了我的手。
“看来,真正的较量,果然才刚刚开始。”
喜欢溪畔柔情铸就朝堂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溪畔柔情铸就朝堂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