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朱雄英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锐芒,“棋盘之上,除了对攻,还有布局。四叔在拓‘外’,我便要固‘内’。”
“他要军备,我便给他。但我会借此机会,向父皇提议,将大明所有核心军工,如火炮、战舰之建造,全部收归‘皇家军工总署’,由东宫直管。任何海外藩国,只能购买成品,绝不能得到核心图纸与技术。如此,我等便永远掌握着军事上的代差优势。”
“他要人才,我便给他。但我会借此机会,向父-皇建议,成立‘海外儒学督造司’,所有派往海外的教谕、儒生,都必须先在此接受‘忠君爱国’的系统培训。他们去教化东瀛之民,亦是在用我大明的思想,去约束四叔的野心。”
“他要贸易,我更要给他。但我会推动‘皇家海洋商社’的建立。所有海外藩国的贸易,都必须通过这家商社来进行。他卖出的每一两白银,买入的每一寸丝绸,都将在我们的掌控之中。经济,才是最牢固的锁链。”
一番话,听得朱标心神激荡。他看着自己的儿子,仿佛在看一个最顶级的棋手,落子无声,却招招都指向了百年之后的胜负。
不打压,不猜忌,反而给予更多的支持。但在这支持的背后,却通过制度、技术、经济三个层面,编织了一张更大、更无形的网,将所有出海的蛟龙,都牢牢地掌控在掌心。
这,是阳谋!是让朱棣明知其意图,却又无法拒绝,甚至必须欣然接受的阳谋!
“雄英……”朱标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为父……不如你。”
“父王言重了。”朱雄-英躬身道,“父王之仁,是为国之体。孩儿之术,是为国之用。体用结合,方为长久之道。”
数日后,当朱棣所请的工匠、儒生以及第一批军备物资,装上前往东瀛的船队时,几道由朱雄英亲自草拟,再由朱元璋颁布的政令,也悄然在应天府的朝堂之上,开始推行。
“皇家军工总署”正式挂牌成立,第一任总督,由朱雄英兼任。 “海外儒学督造司”开始从翰林院与国子监,选拔第一批学员。 “皇家海洋商社”的筹建,也由户部与东宫联手,提上了日程。
远在东瀛的朱棣,在接到朝廷加倍的赏赐与支持时,心中固然大喜过望。但当他从京师的密探处,得知这几项新政时,即便是他,也不由得在帅府之内,沉默了良久。
他知道,他那个远在千里之外的侄儿,已经看穿了他所有的心思,并且,已经开始落子了。
他非但没有愤怒,眼中反而燃起了更为炽热的战意。
“有意思……真有意思。”他对着空无一人的舆图,喃喃自语,“这天下,总算有了一个能与我放手一搏的对手。”
他举起笔,在舆图上,九州岛的旁边,那片更广阔的本州岛区域,重重地画了一个圈。
“雄英,你固你的‘内’,我便继续拓我的‘外’。就让我们叔侄二人,隔着这片大海,看看谁能先一步,将这世界,纳入掌中!”
一场隔着重洋的竞争,一场关乎帝国未来的博弈,就在这叔侄二人心照不宣的默契中,进入了全新的、更为波澜壮阔的阶段。
一个时代,两个主角。他们的光芒,将注定照耀这片星辰大海。
喜欢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