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时三刻,炽热的阳光透过国子监郁郁葱葱的柏树林,蝉鸣声此起彼伏,将日影切割成细碎的金箔,洒落在青石板路上。
林姝玥一边咬着半块新出炉、还带着淡淡花香的槐花糕,一边跟在谢砚舟身后穿过朱漆牌坊。
夏日的暑气蒸腾,空气仿佛都变得黏稠起来,她额角的碎发早已被汗水黏在微红的脸颊上,颈间那用琉璃珠碎粒串成的银链,随着步伐轻轻晃动,时不时擦过肌肤,带来一丝凉意。
而她的牛皮验尸包上,还沾着今早验尸时残留的药草碎屑,无声诉说着清晨的忙碌。
“谢大人!林姑娘!”值守的衙役神色慌张,脸色煞白如纸,匆匆掀开竹帘,声音里满是惊恐,“文渊阁出事了!”
谢砚舟和林姝玥对视一眼,默契地加快脚步,朝着文渊阁奔去。踏入藏书阁的刹那,一股浓重的墨香裹挟着刺鼻的血腥气扑面而来,刺得人鼻腔发疼。
屋内光线昏暗,只有几缕阳光透过窗棂的缝隙洒落进来,在地面投下长长的影子。
林姝玥迅速蹲下身子,从验尸包中取出银针,小心翼翼地探入死者齿缝。片刻后,她眉头微皱,将银针举起仔细查看,针尖并无变化:“不是中毒。”
说着,她伸手轻轻拨开死者染血的长袍,露出胸口那狰狞可怖的刀伤。伤口边缘泛着诡异的青紫色,与寻常刀伤截然不同。
谢砚舟目光如炬,他的指尖悬在伤口上方三寸处,微微眯起眼睛,玉佩在案头未干的墨迹映照下,泛着温润的光:“伤口有灼伤痕迹,凶器绝对不是普通刀刃。”
死者是国子监博士周明远,他的身体早已僵硬,手中却仍死死攥着半张宣纸。林姝玥凑近,借着微弱的光线仔细端详,发现宣纸上用朱砂写着个未完成的“墨”字,
笔画末端有细微的拖痕:“这是死前痉挛导致的笔迹颤抖,应该是死亡讯息,看来‘墨’字是关键线索。”
随后,她翻起死者的皂靴,仔细检查鞋底,果然发现沾着细碎的金粉,这些金粉与松烟墨的颗粒混合在一起。
现代法医学课上关于微量物证鉴定的知识立刻涌上她的脑海,她转头看向谢砚舟,眼神坚定:“去查书院的金粉墨锭,凶手很可能在制墨坊!”
未时初刻,制墨坊内弥漫着松烟、胶香与桐油混合的独特气息。石臼中还残留着些许松烟,仿佛在诉说着不久前的忙碌。
林姝玥戴上粗布手套,走到墙角的木桶旁,弯腰舀出一些墨汁。当银针探入墨汁的瞬间,黑色油花翻涌而上,她神色一凛:“桐油掺了砒霜,这墨有毒。若有人用此墨书写,长时间接触,毒素便会通过皮肤渗入体内。”
谢砚舟则专注地翻阅案头的账本,修长的手指轻轻翻过泛黄的纸页。终于,他在最后一页停下,目光紧锁:“金粉十两,用于特制墨锭,这字迹与周明远手中的宣纸如出一辙,看来周明远与这特制墨锭脱不了干系。”
林姝玥蹲下身,捡起地上的碎瓷片,细细观察釉面印着的缠枝莲纹:“这种纹样的瓷器,我记得西街珍宝斋有同款,或许珍宝斋与本案也有关联。”
就在这时,她敏锐地注意到墨池表面泛着异样的油光,在阳光下闪烁着诡异的色彩。
她找来竹勺,小心翼翼地伸入墨池,捞出一个油纸包。打开油纸包,里面是半截金镶玉的墨锭,边缘还沾着暗红的血迹,显然与周明远的死有着直接关联。
她用银针划过墨锭表面,并无变化,但当银针刺入墨锭缝隙时,针尖立刻变黑。
“墨锭中心灌了毒!”她抬头望向谢砚舟,语速加快,“结合死者伤口的灼伤痕迹,凶器应该是加热后的金镶玉墨锭。
凶手先是让死者接触毒墨,使其慢性中毒,待毒性发作、死者身体虚弱之时,再用滚烫的墨锭补刀,一招致命!这凶手心思缜密,手段狠辣,定是蓄谋已久。”
申时初刻,珍宝斋内,檀木柜台在岁月的打磨下泛着温润的包浆,掌柜的坐在柜台后,算盘珠子拨得飞快,“噼啪”声不绝于耳。
谢砚舟大步上前,亮出腰牌,声音低沉而威严:“把上个月的账本拿来瞧瞧。”
掌柜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手指微微颤抖,但在官威之下,却也不敢违抗,只能慢吞吞地取出账本。
林姝玥和谢砚舟凑近查看,账本上赫然记着“金粉十两,售予国子监周博士”,日期正是案发前三天。
林姝玥继续翻找,在夹页中发现一张泛黄的契约,上面写着“以墨换玉,秘不示人”。
“周明远用特制墨锭换珍宝斋的玉器,可这与他的死究竟有何关联?难道是分赃不均,所以被杀人灭口?”谢砚舟眉头紧皱,眼神中满是疑惑。
然而,还没等他们深入思考,后院突然传来瓷器碎裂的刺耳声响。两人心中一惊,对视一眼后,迅速朝着后院冲去。
当他们赶到时,正看见一个学徒模样的少年慌慌张张地翻墙逃跑,少年动作匆忙,怀里的锦盒不慎掉落出来,里面露出一块刻着“文渊阁”的玉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理寺卿的探案搭档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理寺卿的探案搭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