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归乡
第一节:熟悉的炊烟
七侠镇的轮廓在晨雾中渐渐清晰。
赵陈站在官道的土坡上,望着远处升起的炊烟,恍惚间竟有种近乡情怯之感。五年漂泊,他走过大漠雪山,见过江湖朝堂,救过王侯乞丐,最终却又回到了这个最初的地方。
镇口的石碑依旧立着,只是多了几道风雨侵蚀的裂痕。卖炊饼的王老汉还在老位置摆摊,见了赵陈先是一愣,随即揉了揉眼睛:“赵、赵道长?!”
赵陈笑着摸出两文钱:“老规矩,一个甜馅的。”
王老汉手抖得差点打翻蒸笼:“真是您!金大夫天天念叨……”
热腾腾的炊饼递过来,咬下去的瞬间,芝麻糖浆的甜香溢满口腔。还是当年的味道。
---
第二节:医馆新貌
转过街角,曾经的“善堂”如今已扩建为三进大院。朱漆大门上“金氏医馆”的匾额锃亮,两侧对联笔力雄浑:
“但愿世间人无病”
“何妨架上药生尘”
院内传来孩童的诵读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
赵陈倚在门框上,看见二十多个总角小儿坐在廊下,捧着《功德医经》抄本摇头晃脑。而台阶上授课的——
“手腕要稳!这‘回风拂柳针’讲究的是……师、师父?!”
金善手中的教鞭啪嗒落地。当年的胖子如今瘦了一圈,蓄起了短须,唯有那双圆眼还透着熟悉的憨厚。
小学徒们好奇张望:“师祖,这是谁呀?”
金善嘴唇哆嗦着,突然冲下台阶,扑通跪地就是一个响头:“弟子拜见师父!”
赵陈拎着他后领提起来:“出息了?都当师祖了?”
---
第三节:旧友新事
后院石桌上,一壶碧螺春冒着热气。
“盛姑娘嫁到江南后,每年都派人送杨梅酒来。”
“白展堂去年娶了佟掌柜,生了对双胞胎。”
“莫小贝当了衡山掌门,上个月还来信问您……”
金善絮絮叨叨说着这五年的琐事,忽然压低声音:“师父,六扇门在查您。”
赵陈挑眉:“诸葛正我还没死心?”
“不是诸葛神侯。”金善递过一封密信,“是新任总捕冷血,说您与多起江湖大案有关。”
信上罗列的“罪证”令人啼笑皆非——
“景和三年,劫持皇纲(实为救治中暑镖师)”
“景和四年,擅闯皇宫(实为救离阳皇帝)”
“景和五年,勾结北莽(实为诛杀雪狼王)”
赵陈把信扔进茶炉:“让他查。”
---
第四节:夜话当年
月色如水,师徒二人坐在屋顶喝酒。
金善忽然道:“师父,您知道吗?当年您给我的菜刀,现在供在医馆正堂。”
“一把破刀供什么供?”
“可那是您给的啊!”金善眼眶发红,“没有您,我现在还是个人人喊打的赌坊老板……”
赵陈望着远处同福客栈的灯笼,忽然问:“后悔吗?”
“悔什么?”
“当初若没拜我为师,你现在可能妻儿绕膝,做个富家翁。”
金善仰头灌了口酒,咧嘴一笑:“那多没意思。”
夜风拂过,带着槐花的甜香。
---
第五节:归处
翌日清晨,赵陈推开医馆大门。
排队候诊的人群中,有抱着婴孩的妇人,有断腿的老兵,还有几个探头探脑的江湖客。
小学徒们正在晒药材,见他出来齐声喊:“祖师爷早!”
金善系着围裙从药房钻出:“师父,今儿煮您最爱的鳝丝面!”
赵陈伸了个懒腰,冲门外喊道:
“排队排队!重病的左边,轻伤的右边,算命看风水的——去对面街找吕秀才。
第二幕:牛马的一天
第一节:清晨的炊饼
天刚蒙蒙亮,七侠镇的炊烟已经袅袅升起。
赵陈蹲在街角,啃着王老汉递来的第三个芝麻糖馅炊饼,烫得直哈气。
“慢点儿!又没人跟您抢!”王老汉笑得满脸褶子,“金大夫昨儿还念叨,说您回来三天,吃空了他半缸腌菜。”
赵陈抹了抹嘴上的糖渣:“他懂什么?我这叫补充漂泊损耗。”
正说着,街那头传来急促的铜锣声——
“救命啊!赵家媳妇难产了!”
赵陈叹了口气,把最后一口炊饼塞进嘴里,含糊道:“记账上。”
王老汉冲他背影喊:“您这月都记十八个炊饼了!”
---
第二节:接生风云
赵家小院里挤满了人。产婆满手是血地冲出来:“胎位不正!保大保小?”
赵陈扒开人群:“都让让。”
床榻上的产妇已经力竭,脸色惨白如纸。他并指按在她隆起的腹部,内力如丝般渗入。
“不是胎位问题。”赵陈突然从药囊摸出根三寸长的金针,“孩子手里攥着脐带呢。”
在全屋人的惊呼中,金针精准刺入产妇肚皮。片刻后,婴孩的啼哭响彻院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综武世界开始逍遥诸天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从综武世界开始逍遥诸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