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看没有攻击性,更像是一种……无声的倾诉和渴望被理解的状态。”纪连淮安慰他,“我会注意分寸,一旦感觉不对会立刻撤离。”
结束通讯后,纪连淮整理了一下思绪,决定双管齐下。一方面,她要以演员的身份,更深入地挖掘角色,尝试与那股怨念进行更“安全”的沟通;另一方面,需要借助王越泽的信息挖掘能力,从现实层面寻找真相。
接下来的几天,拍摄顺利进行。纪连淮的戏份多是文戏,重在内心表达。她利用每一次上台表演的机会,不再仅仅是“演”云飘飘,而是尝试将自己作为一个通道,去“聆听”和“呈现”那个附着在戏台上的真实怨念想要表达的情绪。她的表演因此更加富有层次和感染力,常常一条就过,连要求严格的林慕云都惊叹于她入戏的速度和深度。
同时,她也找机会向林慕云请教。一次午休时,她拿着剧本,坐到林导身边,诚恳地说:“林导,我越演越觉得,云飘飘这个角色不简单,她背后好像有很多故事。您当初创作这个剧本,是受了什么启发吗?有没有什么历史原型或者资料可以参考?我想更深入地理解她。”
林慕云看了她一眼,眼神中有欣赏,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他沉默片刻,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一本看起来有些年头的、皮革封面的笔记本,递给纪连淮。
“这本是我收集的一些关于古星时代民国戏班的野史杂记,还有几位命运坎坷的伶人的传记片段。”林慕云的声音有些低沉,“云飘飘这个角色,是综合了好几个真实人物的影子创作出来的。艺术源于生活,有时候,生活比戏剧更……残酷。”他没有多说,但纪连淮能感觉到他话语里的沉重。
她如获至宝,谢过林导,回到房间仔细翻阅。笔记本里的字迹有些潦草,夹杂着剪报和复印的模糊图片。记载的多是些梨园辛秘、伶人受欺压的悲惨遭遇,其中几页用红笔做了重点标记,提到的几位名伶,结局都异常凄凉,或含冤莫白,或被迫害至死,或如云飘飘般选择自尽以证清白。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那个时代弱势群体,尤其是女艺人命运的悲悯与控诉。
纪连淮越看越心惊,也越能理解那股怨念的由来。这不仅仅是某个个体的冤屈,更是一个时代、一个群体集体苦难的缩影。而《红妆夜行》这部剧,无意中成为了承载和放大这种集体痛苦的容器。
她将笔记本的内容扫描发给王越泽。王越泽如鱼得水,立刻利用其强大的信息检索和交叉比对能力,在浩如烟海的古星时代数字化档案库中进行深度挖掘。
几天后,王越泽带来了突破性的发现。
“老纪,有眉目了!”他的声音在加密频道里带着兴奋,“根据你提供的线索和林导笔记本里的碎片信息,我锁定了一个高度疑似原型的人物——月瑶,艺名‘瑶卿’,古星时代津门‘庆喜班’的台柱子,色艺双绝,但红颜薄命。她与当时一位有权有势的军阀关系密切,后来疑似卷入政治风波,被诬陷通敌,在巨大压力下,于她成名的‘畅音阁’戏台后台……吞金自尽,以死明志。死后还被泼了大量脏水,真相被掩盖。”
“畅音阁……”纪连淮喃喃道,这不就是“海棠院”复原的原型吗?
“没错!而且,我查到一些边缘史料显示,‘畅音阁’在原址拆除前,就传闻不太平,常有夜半唱戏声、女子哭泣声。更重要的是,”王越泽顿了顿,语气变得凝重,“林慕云导演的曾祖父,据说就是当年‘庆喜班’的琴师,与月瑶关系匪浅。月瑶含冤死后,他曾试图为其申诉,但势单力薄,最终郁郁而终。林导拍摄此剧,很可能带有……为家族故人,也为那段被湮没的历史,讨一个公道的意味!”
一切线索都串联起来了!林慕云的执念,月瑶的冤屈,戏楼的传闻,以及如今剧组拍摄所激活的强烈情感印记……这是一个跨越了时空的、未完成的悲剧,因为后人的追忆和艺术的再现,而再次显现。
就在纪连淮消化这个惊人发现时,剧组迎来了拍摄云飘飘含冤受辱、决心自尽的重头戏。这场戏情绪爆发力极强,需要在戏台上完成。
开拍前,纪连淮感到戏台周围的压抑感达到了顶峰。那股怨念不再仅仅是弥漫,而是变得焦灼、激动,仿佛期待着这一刻的到来。她深吸一口气,对冰见薰和林蒙递去一个“放心”的眼神,走上了戏台。
灯光打下,镜头对准。纪连淮站在台中央,望着台下(虽然是空的),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些冷漠或嘲弄的看客。她不再需要刻意去“演”,月瑶的绝望、不甘、愤怒、以及对清白最后的坚守,如同潮水般通过脚下的木板,通过空气,涌入她的身体。她的眼泪无声滑落,不是表演,而是真实的共情。她念出的台词,每一个字都带着血泪般的重量。
“……天地昭昭,我心可鉴!今日以死明志,但求……还我清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直播捉鬼?我靠灵异成为娱乐圈顶流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直播捉鬼?我靠灵异成为娱乐圈顶流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