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朱标想的一模一样,朱元璋召集了一些大臣,旁敲侧击的,非常隐晦的表达了他想收回之前话的意思。
但是那些官员们一个比一个刚硬,愣是装作听不出来朱元璋话里的意思。
这事朱元璋也不好意思明说。
所以朱元璋也就只能不了了之,大晚上躲在被窝里为这次的吃亏哭泣。
至于徐达这次运来的几大船的金银,能够熔炼出来,可以作为货币流通的金银数量可是极为可观的。
根据工部的粗略估计,能够打造出来的白银至少在三百万两起步,已经达到了大明一年财政总收入的九分之一!
至于那些黄金矿石,也能至少锻造出20万两以上的黄金!
但这些东西,朱元璋是一毛都拿不到了,全都得分给这次参与了灭倭行动的官员以及士兵。
按照之前所说,一个倭寇的脑袋顶一两白银。
光是给出征士兵的赏赐,都不下于50万两白银,除了这些,还要有其他的额外赏赐。
淮西武将那边一开始是投资了一百万两。
后续文官那边也补追了约莫五六十万两以上,像李善长这种捐献10万两的,按照分配,直接可以拿到20万的巨资,直接一波肥。
最恐怖的还得是永昌侯蓝玉,他当初可是把全家的家产都捐献了出来,他媳妇差点都被逼到回到娘家去。
但是现在不同了,永昌侯府发达了。
那些银子都得用马车来拉,一车一车的全部拉进府中,把那些捐赠数量少的官员们羡慕到眼睛发红,嫉妒到跺脚。
一个个的后悔没砸锅卖铁支持朝廷。
等下次有这种大项目,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不过这几百万两的突然注入,对应天城以及方圆百里之内的区域,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了。
官员们有钱了第一件事肯定是要消费,直接性的拉动了应天城内的商业发展,很多东西直接被卖到断货了。
也就导致了一些稀有商品价格的上涨。
比如原先需要一两银子,现在就需要用一两五钱了,眼看着还有继续上涨的趋势。
这些消息雪花一般的来到朱元璋的奏折上,也是让他头疼的不行,“可还当真是物以稀为贵,路边卖的驴打滚都能涨价,原先两文钱一个的烧饼都涨到三文了。”
“这到底是物价涨了,还是银子贬值了,这怎么给咱一种当时大明宝钞的感觉?”
“爹,这个事情我明白,我知道有一种专业术语叫做通货膨胀,是刘先生教给我的,而刘先生的这个知识,则是来源于陈老板。”
朱标此话一出,顿时让朱元璋听得一头雾水。
“啥玩意儿通货膨胀,应天城内分明是没货了,怎么能膨胀呢,”朱元璋疑惑的说道。
“唉,爹啊,陈老板说过,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要明白终身学习,不断的进步。”
“你要实在不行,去大本堂上两天学吧。”
“大本堂的先生都已经开始教授经济学方面的知识了,至于通货膨胀的意思,是这样的……”
朱标无奈的开始给朱元璋讲解起了通货膨胀的概念,还有货物和货币之间的相关规律。
“如此说来,钱太多也不是什么好事,这经济学可当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朱元璋不傻,里面的关键要素自然是听得明白。
“经济乃是一国之命脉,若是经济崩溃,说不得会有亡国之险。”
“这也是为什么孩儿不赞同爹,你把那些金银矿全部赏赐下去的原因,若是提前和孩儿商量,孩儿说什么都会阻止你的。”
朱标叹了口气,自从他学习了经济学之后,就发现朱元璋的很多决策是错误的,而且还是影响深远的。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不对,咱有陈老板啊,陈老板可是咱大明的国师,更是咱的帝师。”
“外事不决,问陈老板。”
“内事不决,照样还问陈老板!”
原先面色有些阴沉的朱元璋,立刻又想起来了陈长生这位大明的守护神,顿时也不烦躁了,只要陈老板随便给他支两招,啥事不能解决?
就这样,朱元璋再次带着人前往同福酒楼。
而在另一边的同福酒楼。
陈友谅已经从元顺帝的口中得知了他的谋划,也知道了刘伯温认朱初一当哥哥,直接比朱元璋高了两倍,还应了声爷爷的事情。
“哈哈哈,没想到那臭要饭的还有今天,刘伯温不愧是读书人,心眼子就是多。”
“不过铁锅你的心思也挺活泛啊,还知道活学活用。”
陈友谅忍不住开怀大笑,一想起朱元璋吃瘪的样子,他就高兴的不行。
“所以你不要给我捣乱,我要去认一个义父,”元顺帝撇了撇嘴,抬腿便要去找朱初一。
但下一刻,元顺帝直接被陈友谅一把拽住。
“不行,这种大好事怎么能轮得上你呢?必须我先来,我得当大哥,你就当我的小弟吧,”陈友谅脸上的笑意没有减退,并且想提前元顺帝一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人在洪武,复活常遇春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人在洪武,复活常遇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