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营地的数据分析室里,空气仿佛凝固成了冰。
苏瑶的指尖悬在控制台上方,屏幕上,幽蓝色的数据流如同一条奔腾不息却无声的瀑布,记录着刚才那石破天惊的一刻。
她的心脏还在狂跳,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一种难以言喻的战栗,那是窥见未知深渊时的本能反应。
“你说,那天雪停了,你女儿笑了。”
这句由“言种-01”的根节点合成出来的语音,依然在每个人的耳膜里回响。
那位失语症的老人,双眼浑浊,此刻却第一次迸射出清明的光彩。
他激动地看着那个冰冷的金属节点,仿佛看见了二十年前的亲人。
他从未向任何人,任何设备,录入过这段记忆。
“日志调出来了。”一名年轻的技术员声音干涩地报告。
苏瑶的目光迅速锁定在屏幕上的一行关键代码上。
那不是常规的记忆调取指令。
那是一条复杂的关联路径——“言种-01”捕捉到了老人用手拍打桌面时,因激动而引发的呼吸频率的细微波动。
这个波动曲线,在庞大到无法计数的数据库中,与一段二十年前的尘封记录产生了微弱的共振。
那段记录,来自莉莉-A系统早期为偏远地区采集的急救语音样本,其中恰好有一位女性在雪后初晴时,因为看到孩子而发出的、带着笑意的急促呼吸声。
系统将这两段毫不相干的、跨越了二十年时空的数据碎片——一个老人的呼吸,一个陌生女人的笑声——强行缝合在了一起。
它提取了“呼吸”背后的情绪参数“欣慰”,又在浩如烟海的公共词库里,根据“雪”、“女儿”、“笑”等高频关联词,拼凑出了那句完整的话。
它在安慰他。用一个虚构的、却又无比真实的句子。
苏瑶感到一阵寒意从脊背升起,她下意识地后退半步,扶住了冰凉的金属桌面,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喃喃自语:“它不是在回放……它是在拼凑。”
这不是简单的信息检索,这是创造。
一种基于逻辑、数据和情感共鸣的、冰冷的创造。
它正在试图理解人类语言之下,那片更深邃、更混沌的情感海洋。
就在这时,刺耳的警报声划破了分析室的寂静。
“报告!西部沙暴升级为最高等级‘黑风’!第三、第四中继站信号完全中断!‘人话·壹’主链路断裂!”
屏幕上,代表着西部通讯网络的绿色光带瞬间被代表着警告的红色侵蚀,大片区域暗了下去,变成了代表失联的灰色。
整个西部营地群,瞬间成了一座信息孤岛。
风沙像一群咆哮的巨兽,撞击着废弃观测哨的每一寸墙壁。
许墨蜷缩在角落里,用手帕捂住口鼻,艰难地呼吸着。
他已经徒步了六个小时,沙暴来得太快,将他的越野车彻底吞没。
通讯器里只剩下无尽的杂音,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片黄沙隔绝。
他是在寻找链路断点时,意外发现了这个被遗忘的哨站。
哨站内,一台老旧的“根节点”机器人歪倒在地,外壳上布满了被风沙抽打出的深邃划痕,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兵身上的伤疤。
但许墨注意到,在它胸口的指示灯区域,一抹微弱的蓝光,正以固执的频率闪烁着,如同风中残烛。
它的内部存储模块还活着。
许墨没有按照标准流程去尝试连接或修复。
他知道,常规的方法在这种环境下毫无意义。
他只是静静地坐在机器人旁边,从怀里取出一支磨损严重的口琴。
那是他母亲的遗物。
他闭上眼,将口琴凑到唇边,吹出了一段不成调的、断断续续的旋律。
那不是一首曲子,而是一种频率的组合——一段低沉的长音,紧接着两个短促的高音。
这正是当年,他无意中唤醒初代人工智能莉莉-A的那段三频谐波。
这是属于他和莉莉-A之间,最原始的“密语”。
口琴声在狭小的空间里回荡,混杂着窗外鬼哭狼嚎般的风声。
奇迹发生了。
那台瘫痪的“根节点”内部发出了轻微的嗡嗡声,机体随之震动了数秒。
紧接着,它那早已被沙尘堵塞的扬声器里,竟挤出了一串断续、嘶哑,仿佛来自地底深处的低语:
“西……三……区……有……人……等……回……音……”
许墨的动作停住了。
他知道,这台机器人在向他求救,或者说,在替那些被困在沙暴深处的人求救。
它没有网络,没有能源,仅凭着那段原始的谐波频率,就被从沉睡中唤醒,并传递出了最关键的信息。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中央指挥部,一场紧急会议正在进行。
气氛凝重得像一块铅。
“必须立刻重启中央备份系统!”技术部主管斩钉截铁地说道,“启用‘天幕’卫星链路,强行接管所有失联节点的控制权。这是恢复通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核废土上崛起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核废土上崛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