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略显昏暗的居室,迎面便是一套悬挂整齐的铁甲,一柄长枪立于一旁。
武器和铠甲的表面都有些斑驳,似乎还透着一股淡淡的血腥味。
王凝之进入内室,邓遐正倚靠卧榻的栏杆坐着,一只手撑在凭几上。
“本想着最后风光一次的,却险些死在慕容家的小辈手里,还连累叔平你这么远跑过来。”
邓遐没有客套,一脸释然地对着王凝之笑道。
王凝之在榻边坐下,“是啊,这仗打得不漂亮,至少应该把燕国太子慕容令的人头带回来的。”
“来探病也不知道说点好听的,”邓遐抱怨道:“要是只有慕容宝,他的人头我肯定能拧回来。”
王凝之叹息一声,“你怎么就不听劝呢,就算拿下慕容令慕容宝,又能如何,燕国在河东和平阳的败亡只是时间问题,犯不着把你自己搭进去。”
邓遐洒脱地笑了笑,“我可不想窝囊地死在病榻上,可惜此次未有斩获,这最后一战,终究还是白忙活了一场。”
王凝之看过战报,说道:“慕容令就是打埋伏,你能带着队伍全身而退,已经算赢了。”
“我戎马一生,赢就是赢,何须算赢,”邓遐大笑道:“不过慕容家还是有几个厉害的晚辈,你以后可得当心。”
王凝之点点头,“只要这次能拿下河东和平阳,将他们赶到北边去,就算慕容垂和他那几个儿子再能打,也于事无补。”
邓遐叹道:“可惜我看不到那天了。”
“你跟我回洛阳,看看子猷建设的新城,”王凝之说道:“我调郑遇过来了,这边交给他就行。”
邓遐摇头,“幼度差瑗度过来传信,让我再次出兵,牵制闻喜的慕容垂。”
“他不知道你的伤势如此严重,”王凝之为谢玄解释了一句,“河东的事,你这边只是辅助,让他想别的办法。”
邓遐笑道:“叔平你这是想让我最后走得不安心吗?若是因为我的病体耽误了战事,那才真是百死莫赎。”
王凝之再次叹息,“来都来了,我便陪你走这一遭,让你看看如何不亲临战场,也能实现战略目标。”
“会不会耽误你的事?”邓遐问道:“我就算去,这回也不可能再上战场了。”
王凝之侧过头,看向外间的铠甲和长枪,“不会,我就是为你来的。”
邓遐笑了笑,点点头。
看着邓遐休息后,王凝之出来找到谢琰,让他回谢玄身边去。
谢琰问道:“王公莫不是要亲自领军?”
王凝之点点头,“你回去告诉幼度,面对邓羌这样的对手,不要蛮干,实在挡不住,就放他入城,然后出兵袭扰秦军的粮道就是,和他们拼消耗,我们不吃亏。”
谢琰有些迟疑,“可如此一来,我们兴师动众,出动数州兵力,十余万大军,就只夺得两个县城,在朝中会不会不好交代。”
“那不是你该考虑的事情,”王凝之不客气地回应了一句,但还是给他解释道:“战事还未结束,不要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
谢琰肃然称是,转身离去。
翌日,王凝之便率骑兵先行,来到步卒驻守的山口处。
留守的副将上前汇报道:“燕主带着骑兵仍在闻喜城外徘徊,此外,燕人在向北转移百姓和物资,平阳方向派出骑兵接应。”
王凝之问道:“有多少骑兵,队伍行进到哪了?”
副将答道:“骑兵来回在百姓的右翼巡视,看着约莫有近万人,不过百姓们带着物资迁移,行动缓慢,眼下大部队还没过临汾。”
王凝之点点头,盘算了下兵力和时间,吩咐道:“将骑兵分为四队,每队千人,带上火箭,追击北迁的百姓,找机会就上前焚烧物资,没机会就远远跟着,四支队伍不要相距太远,小心别被包围。”
副将领命,赶紧下去安排。
等邓遐和步卒赶到,王凝之又命三千步卒进驻已经人去城空的绛县,加固城防。
安排好这一切,他让人抬着邓遐,一起登上山顶,远眺前方广阔的战场。
邓遐一脸的不乐意,“知道你竟然让人抬我,我就不来了。”
王凝之笑道:“这可是你最向往的厮杀场,怎么能不来。”
邓遐坐在马扎上,看着眼前的一片原野,“老了,隔得太远,什么都看不清。”
王凝之看他那副坐不住的难受模样,命人砍了棵树,当场做起躺椅来。
就是简单搭个架子,然后在上面系上一件衣物,勉强可以坐躺。
邓遐眼睛都不眨地看着王凝之在那忙碌,问道:“你这木工手艺哪学的,以前改造床弩和抛石机,现在还能造大马扎。”
王凝之手上的活不停,“我可是生而知之者,等以后统一天下,我就去书院当个先生,专门教授各种手艺。”
邓遐笑道:“我看到了那时候,你更没时间弄这些。”
“那也得将这些手艺传出去,”王凝之笑道:“于我只是灵机一动,于世人却是一大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穿越东晋,山河共挽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东晋,山河共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