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如此严重,医生?”周夫人难以置信地问。
事实上,许多肺气肿患者都面临类似状况。
起初,周海生并未在意身体的不适,认为只是小问题,便过度透支自己。
然而,疾病一旦恶化,后果可能致命。
医生神情凝重地表示,若不是及时救治,病人恐怕已无法坚持。
周夫人听闻此言,满脸惊恐与悲痛。
而经过紧急处理,周海生的情况逐渐稳定,脱离了生命危险,医生宽慰她不必过于担忧。
在一旁的常规眉头紧锁,他也没料到事情会发展到如此地步。
记得乘车时,周海生精神尚佳,与他侃侃而谈。
医生询问病房选择,周夫人迟疑许久,最终决定住六人间。
但常规提议改为双人间,他认为年纪大的人更适合安静的环境。
医生依言安排,并对常规的帮助表达了感谢。
常规摆手谦称无妨,内心却莫名想要伸出援手。
或许是因为周海生和蔼可亲的模样触动了他。
尽管他对因果之说存疑,但他认为行善总是有益的。
于是,常规协助周夫人将周海生安置进病房。
病房内只有周海生一人,另一张病床空置着,尚未有人入住。
“周老先生患病后,他的清洁工工作怕是难以为继了。
”
这份工作对老年人而言本就不易,更何况周海生如今又确诊了严重的疾病。
“确实如此,等出院再说吧,未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
周夫人神情疲惫,今日的变故对她而言无疑是个巨大的冲击。
“周夫人平时都在做什么呢?”
常规对此颇感好奇,这位周夫人举手投足间透着不凡气质。
“我目前从事小时工,帮忙打扫卫生、做饭,有时还要接送孩子上下学。
”
提及这份工作时,周夫人坦然一笑,毫无羞涩之态。
“跟周先生一起生活真不容易啊。
”
常规感叹道,这么大年纪仍需操劳,实属不易。
“夫妻相伴,哪有不吃苦的道理?既然选择了彼此,就要共同面对一切。
”
周夫人言毕,嘴角浮现出一抹浅笑。
没错,无论风雨还是晴天,两个人同甘共苦才更有意义。
“你们没有子女吗?”
常规再次发问,只见周夫人忙碌的身影,心中疑惑更甚。
“我曾有一个女儿,可惜她在两岁时生病,我们倾尽全力治疗,但终究没能熬过五岁。
”
此刻的周夫人回忆过往,语气平静而温和。
“抱歉,我不该提起这些伤心事……”
常规意识到自己的冒失,自觉愧疚不已。
深夜时分,常规还在医院陪伴着周海生。
周夫人对过往的事表现得颇为坦然:“其实早就该放下了,如果不是你提起,我都快忘记自己曾经有个孩子了。
”尽管语气轻松,但从她的眼神中仍能感受到些许失落。
回忆起当年,周夫人坦言当时痛彻心扉:“那是我的骨肉啊,怎么能不难过?可我们已经尽力了,最好的药、最优秀的医生,能试的方法我们都试过了。
”她的声音带着几分哽咽,“哪怕倾尽所有,也无法挽回命运的选择。
”
常规默默思索,或许只有真正经历过失去的人,才能拥有这般淡然的心态。
这时周夫人注意到时间已近凌晨,催促常规回去休息。
然而常规却反问:“那您怎么办?”
周夫人笑着回答:“这是我的责任,我会一直守在这里。
”她感激地说:“苏先生,你素昧平生还能这样细心照料他,我实在不知如何感谢才好。
”常规见她情绪激动,便安慰道:“小事一桩,不必放在心上。
倒是您,这么大年纪独自操劳,身体受得了吗?”
周夫人坚定回应:“这是我应该做的。
”常规听罢,虽不再多言,内心却已下定决心——出了医院就要找位专业的护工来分担周夫人的负担。
他看得出,这位年迈的母亲已然疲惫不堪。
临别前,常规郑重承诺:“如果后续还有需要,随时联系我。
”随后,在周夫人的道谢声中,常规离开了医院。
常规做了一件善事,内心感到十分愉快。
在医院找护工并不难,刚出医院大门,几个中年妇女就围了上来。
“先生,需要护工吗?我身体健康,还有健康证明。
”
常规被一位看起来健康的大妈吸引,询问价格后得知她一天只需三十元。
大妈喜形于色,满口答应。
“好,你负责照看四三号病房的一名病人,直到他康复出院。
完成后直接到我公司领工资。
”
常规迅速交代完便回家休息。
他觉得让周大海照顾病人是不可能的,但支付这笔费用对他来说轻而易举。
次日,常规决定送怡宝上幼儿园。
母亲劝他休息,但他坚持兑现承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四合院:我把易中海踹进炼钢炉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四合院:我把易中海踹进炼钢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