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当李晓龙接过剧本认真阅读后,他不由感叹这是一个精彩的故事。
尽管如此,李晓龙婉拒了邀请,表示自己事务繁忙,同时提及他既是演员也是导演,最近正忙于自己的项目。
常规则强调这部影片非他莫属,但李晓龙依旧礼貌地推辞,这让场面略显尴尬。
李晓龙刚完成电影拍摄,正思念着襁褓中的妻儿。
他对未能好好陪伴家人感到愧疚。
这时,常规提出一个建议:让他的妻儿来香江,所有费用由他承担。
李晓龙起初担心家人是否适应,但常规热情介绍香江的魅力和美食,深深打动了他。
最终,李晓龙决定接受邀请并与家人商议。
常规听后欣慰一笑,希望得知消息后能亲自迎接他们。
李晓龙爽快应允。
李晓龙内心早已视常规为真挚的朋友。
三人共进晚餐,气氛融洽愉快。
常规向李晓龙介绍一道鸡丝豆花时,李晓龙感叹这道菜定需耗费大量时间。
然而常规轻描淡写地说半小时足够,更透露自己正是这家餐厅的主厨兼老板。
得知真相后,李晓龙对常规更加钦佩,当即表示要与他结为好友。
而金庸则在一旁深受触动。
告别李晓龙后,金庸对常规表达了自己的惊讶。
他与李晓龙相识近一年才成为朋友,而常规仅用一天便做到了。
常规对此表现得从容淡定,认为这只是正常的人际交往。
在他看来,李晓龙与其他人都一样,接触后便能发现其普通的一面。
李晓龙的朋友不多,他自己也承认不超过五个。
作为习武之人,他的性格有时显得颇为古怪,连金庸对这情况也不是很清楚。
金庸在人际交往上一直存在短板,这也是让他苦恼的问题。
常规则表现出一种特别的能力,让金庸感到钦佩。
常规指出,金庸最初接近李晓龙时的心态就有问题。
他觉得自己不如对方,因此想以朋友身份接近,这种态度本身就容易让人反感。
尤其是像李晓龙这样的国际巨星,更不会喜欢被刻意讨好或仰视。
当一个人已经拥有了一切,他更希望的是平等相待,而不是被人当成神一样崇拜。
金庸意识到,正是因为他过去那种仰视的态度,导致李晓龙对他并不感冒。
金庸听后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以前总是带着一种自卑感去接触李晓龙,难怪对方不怎么回应。
而常规的话也让金庸意识到,用平常心对待他人,才是正确的相处之道。
唐山那边的工作终于快要准备完毕。
道具组的布景在常规支付费用后迅速完成。
赵静茹将资金用于儿子的医疗开支,剩余部分补足了道具组的亏损。
尽管组长的人品存疑,但其专业能力毋庸置疑。
目前唯一待解决的是主演到位的问题。
苏念红已毕业,能够全身心投入剧组。
唯有李晓龙尚未安排妥当。
“李先生,您何时能参与拍摄?”常规语气略显急躁。
他虽理解李晓龙的家庭状况,却对他的拖延感到不满。
“抱歉苏总,我妻子常以各种借口阻止我。
”李晓龙颇为无奈。
他娶了一位外国妻子,这类女性往往追求自由和平等。
得知李晓龙需再留两个月,她态度冷淡,并直接挂断电话。
常规对此哭笑不得,若换作娄晓娥绝不会如此。
但他明白这属私事不便评判。
“能否让我与您的夫人沟通几句?”他语气谦和。
观察下来,李晓龙不过是个直性子的人。
“当然可以!”几轮争执让李晓龙疲惫不堪。
在李晓龙的注视下,常规拨通了跨国电话。
"你说得对,他在那边待多久都没关系,但让我和孩子一起去是不可能的!"刚接通电话,常规就听见了李晓龙妻子的声音。
作为唐山大兄的导演,称常规为李晓龙的老板完全合理。
常规笑着说:"我是李晓龙的朋友,也是他的上司。
"
对方冷淡回应:"我们又不认识,你找我有什么事?"
常规依旧保持微笑:"听说你刚生完孩子,我就是想问候一下。
"
对方略显防备:"谢谢你的关心,我和孩子都很好,我能照顾好他。
"
常规耐心解释:"那真是太好了。
不过李晓龙对你俩的情况很担忧,这种情绪已经影响到我们的工作进度。
"
对方半信半疑:"这是真的?"
"千真万确。
实际上,我们的拍摄还没开始。
因为李晓龙一直挂念着你们,没有你们的支持,他恐怕无法专注拍戏。
所以,你们来得越晚,我们开工就越迟,他回程时间也会推迟。
"
尽管语气温和,但话里暗含压力。
对方终于开口:"你说自己是他的朋友?"
"应该算是吧。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四合院:我把易中海踹进炼钢炉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四合院:我把易中海踹进炼钢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