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狱卒在门外低语,声音带着颤抖,“城外的百姓聚集在洛水河畔,每人手里都拿着竹制连弩,说要‘为汉家弩机招魂’。”
刘禅凑近铁窗,看见远处火光点点,每簇火光都组成“汉”字形状。更令人震惊的是,狱墙上不知何时被刻满连弩的零件图,笔画新鲜,显然是刚刻的。他忽然想起陈老汉掌心的刻痕,想起洮阳百姓用兽骨磨制的小弩箭——原来汉家的连弩,早已刻进了百姓的骨血。
次日清晨,当钟会的“晋”字鼎即将浇铸时,太极殿的飞檐上突然出现数百道身影。他们身着与麦田同色的衣甲,手持用竹片和麦芒制成的连弩,箭簇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正是天汉隐军的斥候。
“放箭!”领头的斥候一声令下,弩箭如暴雨般落下,专门射向鼎身的“晋”字铭文。钟会的卫兵举起铁盾,却听见“咔嗒”声此起彼伏——弩箭的三棱麦芒箭簇轻易穿透盾缝,在鼎身上留下密密麻麻的“汉”字凹痕。
百姓们趁机掀起衣襟,露出胸前用鲜血刺的连弩纹身,整齐高呼:“汉弩不毁,汉魂不灭!”刘禅望着这一幕,忽然想起姜维在洮阳说的话:“汉家的江山,是千万百姓用血肉堆起来的。”他握紧玉佩,第一次觉得,这小小的玉玺,远不及百姓手中的竹弩沉重。
第三折?西羌帐内筹汉计
西羌的毡帐内,火塘的牛油灯跳动着,映得老族长的豹纹披风格外威严。他面前的羊皮地图上,沓中屯田区用青稞粒标出,祁山隘口插着雪豹毛制成的标记。“大将军,”他用狼头刀指着“麦浪峡”,“我族雪豹骑可在峡口佯装放牧,引魏军进入‘麦芒阵’。”
姜维点头,展开诸葛亮的《八阵图残卷》,指尖划过“地载阵”的图示:“此阵借地形为兵,咱们的麦田就是‘地载阵’的活棋子。”他指向地图上的三条虚线,“第一路由阿莱娜带领雪豹骑诱敌,第二路天汉新军在麦浪中轮射,第三路羌族勇士从雪山绕道敌后。”
阿莱娜忽然站起,银饰撞击声中递出一卷羊皮:“这是我连夜绘制的‘麦浪十八射’弩位图,每架弩机的角度都经过测算,能覆盖魏军的盾阵死角。”羊皮上用羌文和汉字标注着弩手位置,每个标记旁都画着青稞与弩箭的图案。
密探的马蹄声打破帐内寂静,他带来的消息让气氛骤然紧张:“钟会派特使前往南中,以‘灭汉司’官印换取孟获后人的支持,承诺分封‘南蛮王’。”
老族长的豹眼眯起,狼头刀在地图上的“南中”划出深痕:“当年武侯七擒孟获,靠的是‘攻心为上’,如今钟会想用官印收买,简直做梦!”
姜维却露出冷笑:“南中百姓忘不了丞相的‘攻心策’。”他从袖中取出沓中的麦种和西羌的雪豹皮,“请老族长派使者随我南下,带上这些——麦种象征汉家的屯田术,雪豹皮代表西羌的盟约。告诉孟获后人,钟会的官印会生锈,汉家的连弩却能护他们的稻田。”
老族长忽然起身,将狼头刀递给姜维:“我族雪豹骑听凭大将军调遣。当年武侯赠我族八阵图,今日咱们就用他的‘人和’之策,让南中、西羌、汉地连成一片。”
深夜,毡帐外燃起篝火,羌族少女们围着火焰跳起“雪豹战舞”,银铃与弩机的轻响节奏一致。老族长和姜维割破手掌,在羊皮盟书上按下血印,盟书用羌文和汉字写着:“汉羌同心,麦芒为箭,雪水为盟,共护汉疆。”
阿莱娜忽然将自己的银铃系在姜维的七星剑上:“这是雪豹部落的护心铃,能在风雪中指引方向。”她的目光落在远处的雪山,“等麦浪峡的战斗结束,我会带一队雪豹骑前往南中,让孟获后人看看,汉羌的连弩如何护佑稻田。”
姜维点头,剑鞘上的“汉”字与狼头刀的图腾在火光中交相辉映。他知道,这一纸血盟,不是简单的军事联合,而是诸葛亮“西和诸戎”战略的延续——汉家的存续,从来离不开各民族百姓的同心协力。
第四折?成都废墟埋汉骨
成都的丞相府遗址,瓦砾堆中散落着烧焦的蜀锦碎片,姜维的七星剑刃划过一块刻有“汉”字的青砖,火星溅起的瞬间,他仿佛看见诸葛亮羽扇轻摇的身影。马岱蹲在地基旁,用铁锹挖出个青铜匣子,盒盖上的弩形标记已被铜绿覆盖。
“伯约,你看!”马岱掀开匣盖,露出三卷绢帛,最上面的《屯田密策》赫然是诸葛亮的笔迹,“相父在二十年前就规划了沓中屯田,连弩改良图上还标注了西羌雪豹筋的用法。”
姜维的手颤抖着展开密策,目光停在“祁山麦浪峡”的批注:“麦熟之日,弩箭齐发。”旁边还有一行小字:“若成都失陷,令姜维率天汉新军入西羌,屯田养兵,以待天时。”泪水模糊了视线,他终于明白,诸葛亮临终前的“遗计”,不是保蜀汉一时,而是为汉家留万世根基。
在城隍庙的废墟下,密探们挖出了钟会的“灭汉司”密档,羊皮纸上盖着的朱红大印,在七星剑的青光下显形为“汉”字水印。“大将军,”密探呈上染血的绢帛,“蒋斌的血书写着:‘钟会欲毁沓中麦田,密令邓艾率寒铁营从阴平绕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