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的八月热浪中,30米高的冰晶防护罩像倒扣的玻璃碗笼罩着试验街区。李墨飞抹了把防护罩内壁的水珠,看着汗湿的衬衫在零下五度的冷气中迅速结霜。街角便利店老板正往冰柜里塞暖宝宝——制冷系统过载让这里变成了天然冰箱。
“日均耗水量相当于3万人社区用量。”陈曦的平板弹出警告,她身后排队接水的居民已经堵到第二个红绿灯。输水管接的是黄浦江支流,此刻却因咸潮倒灌泛着诡异的灰绿色。
新家坡建筑师吴子豪就是这时候晕倒的。他设计的螺旋藻发电塔在防护罩内闪着蓝光,本人却蜷缩在钢架下抽搐。“热带综合征!”医疗队抬起他时,发现此人的体温已降至28℃——防护罩的低温诱发了他基因里潜藏的登革热抗体排异反应。
卡米拉用驯鹿皮裹住吴子豪,往他嘴里灌进混着鲸脂的热可可。“你们在冰屋里养企鹅吗?”她指着设计图上完全密封的生态圈,“连个气孔都不留。”
李墨飞调出监控,发现防护罩边缘的梧桐树正在疯狂生长。叶片在低温下呈现不自然的墨绿色,光合速率是罩外同类的三倍。“冰晶格栅过滤了多余红外线,”她放大树冠层的显微影像,“相当于给植物戴了偏光镜。”
警报响起时,艾瑞克正在检修量子模拟器。监控画面里,三头北极熊幼崽正用爪子拍打防护罩闸门,掌纹在识别屏上留下油渍。“它们从舟山动物园逃出来的,”保安擦着汗,“路上还拆了2台共享充电桩。”
卡米拉突然夺过对讲机:“别用电击枪!”她掏出鲸须笛吹出段起伏的喉音,最胖的那只熊崽居然跟着哼起来。当保安队长准备发射麻醉针时,防护罩突然开启个缺口——菌丝网络自动识别了熊掌纹路里的古老冰层密码。
“它们在找妈妈。”卡米拉指着领头熊崽脖颈的项圈,GPS定位显示母熊正在渤海湾漂流。陈曦调出北极冰盖消融图,原本的狩猎路线已经变成了开放海域。
吴子豪在ICU醒来时,首先看到的是自己设计的螺旋藻塔在冒热气。“你们把制冷关了?”他虚弱地问。
“是北极熊的功劳。”李墨飞递过平板,监控画面显示熊崽们正用掌纹解锁不同区域的菌丝阀门。每当它们拍打某块冰晶,防护罩就会调整该区域的温湿度——这个发现让耗水量骤降了40%。
陈曦将熊掌纹路扫描进量子模拟器,发现那些褶皱与菌丝的最优生长路径完全吻合。“北极熊才是真正的极地工程师,”她兴奋地敲键盘,“它们的迁徙路线就是冰盖防护的最佳方案!”
当母熊终于冲破杭州湾防鲨网时,防护罩迎来了最严峻的考验。这头体重500公斤的巨兽径直撞向冰晶外墙,却在接触瞬间被菌丝缠住前掌。卡米拉吹响鲸须笛的刹那,防护罩突然分泌出鲸脂状物质,在母熊皮毛上形成保温层。
“它把这里当成新冰原了。”艾瑞克看着母熊带领幼崽巡视便利店,掌纹解锁的冰柜不断吐出三文鱼罐头。便利店老板举着扫码器不知所措,直到熊崽扔给他一枚在公园捡到的游戏币。
李墨飞站在防护罩顶端,零下五度的寒风吹得安全绳结满冰碴。脚下三百米处,母熊正在街心花园刨挖雪窝,爪尖刮擦冰晶地面的声响顺着钢架传上来,像是远古冰盖开裂的微缩版。远处陆家嘴的霓虹灯群被防护罩折射成跳动的极光,东方明珠塔尖的航空警示灯在冰晶中分裂成十二个血色光点。
“数据出来了!”耳麦里传来陈曦沙哑的声音,“防护罩阴影区的光伏板效率提升300%,黄浦江咸潮线后退八十米。但饮用水储备只剩17%,杨树浦水厂刚才检测到菌丝污染……”
李墨飞握紧围栏,纳米手套与冰晶摩擦发出令人牙酸的吱嘎声。她看见母熊把南京路步行街的铜质路牌拔出来,在雪窝旁竖起当风向标。三只熊崽正用掌纹激活便利店的自助收银机,货架上的三文鱼罐头叮叮当当掉进它们自带的塑料澡盆。
便利店老板王建国缩在柜台后,手里攥着防熊喷雾。当最大那只熊崽把游戏币拍在扫码器上时,他认出了币面刻着的“极地冒险乐园”字样——那是浦东十年前倒闭的游乐场纪念币。“这玩意早不通用了……”他话音未落,防护罩智能系统突然响起电子音:“检测到北极货币,兑换率1:1500。”
冰晶穹顶随即降下雪花,每片雪花都印着二维码。熊崽们兴奋地扑咬空中的二维码雪片,每吞下一片,便利店货架就自动补满鲑鱼罐头。王建国看着账户里暴涨的数字,突然抓起两罐啤酒扔给熊崽:“接着!北极特供款!”
卡米拉蹲在防护罩基座旁,海豹油混合着黄浦江淤泥,在合金表面绘出因纽特星图。路过的外卖小哥停下电瓶车,手机镜头对准正在发光的星图纹路:“大姐,这是新潮涂鸦?”
“导航图。”卡米拉蘸着机油补完猎户座腰带,“你们的送餐路线该更新了。”她脚边的菌丝节点突然膨胀,喷出团荧光孢子。孢子沾到电瓶车后箱,外卖APP自动刷新出北极航道配送路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气候边缘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气候边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