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数据真空带。”赵东浩抓起一把板结的土块,细碎的沙砾从指缝簌簌落下,“卫星能看见植被指数变化,但读不懂陶罐上的年轮。”
当晚的民宿里,黄娅娅盯着后台数据曲线发呆。她的《消失的陶罐》视频播放量在寒潮预警发布时短暂冲高,随着气温回升又坠入谷底。算法推荐栏跳出“冬季限定气候穿搭”,模特们在人造雪景中展示貂皮大衣。黄娅娅查看评论栏,最显眼的是“科学家又在吓唬人。”“气候问题离我们很远,我才不在乎。”
“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黄娅娅叹了口气,“这纯粹是嘲讽!”心中愈发失落。
李墨飞正在整理农民手写的降雨记录。泛黄的账本上,2015年的“谷雨三寸”在2023年变成了“晨露半钱”。他突然发现这些歪扭的数字,竟填补了气象站网格化监测的盲区——那些自动传感器永远不会记录陶罐内壁的水渍高度。
“我们需要建立民间观测网络。”赵东浩用红笔圈出账本上的异常值,“当科学仪器失灵时,这些就是最原始的‘气候记忆体’。”
回程高铁上,黄娅娅被推送了一条"解压视频":液压机碾碎冰川模型的ASMR。评论区最高赞写道:“看着真爽,建议压碎所有末日预言。”她关掉手机,发现车窗倒影里自己的面容,竟与老农陶罐的裂纹逐渐重合。
李墨飞在颠簸中梦见数据洪流。赵东浩的气候模型化作晶莹的冰川,在信息海洋中缓缓漂移,每条戏谑评论都是一枚钻入冰层的碳粒子。当他惊醒时,看见教授正用钢笔在餐巾纸上演算——水滴从杯壁滑落的轨迹,被转化成概率云图上的降水分布。
“我们得给数据装上人性传感器。”赵东浩突然说。窗外掠过的风力发电机正在暮色中旋转,叶片切割开浓重的雾霾,像一组沉默的计时器。
喜欢气候边缘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气候边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