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还在继续。
【某年,清军入侵辽东,包围中镇沈羊,秦良玉派哥哥秦邦屏,弟弟秦民屏率领三千白杆军前往支援......】
大明,朱元璋位面。
看着马千乘被诬陷死于狱中。
朱元璋面色红温。
后世大明朝,究竟做了什么啊!
让后世看来都如此赞誉的忠臣良将之家属。
竟有如此遭遇......
这和当初前宋杀岳飞有什么区别
“咱......这些,全算在老四身上!”
“都是他养的好儿孙!”
朱元璋在心里给朱棣记上了一笔。
朱标也不由得心中一紧。
他这四弟,到京城那天恐怕就是屁股开花那天来。
远在路上奔波的朱棣不由得打了一个喷嚏,浑身一哆嗦。
看着天幕,他好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崇祯年间。
崇祯帝面露苦涩。
沉默数秒后,喃喃自语道。
“朕…要给马千乘平反。”
其实吧,朝廷早就意识到了马千乘无罪。
只不过人都已经杀了也无可挽回。
所以,也默认了秦良玉继续承袭爵位。
只不过,一直没有给其平反。
毕竟,朝廷是不会错的。
但如今机会来了。
天幕给了这么好的机会
看到天幕如此赞誉秦良玉,给他们家平反,已经是在情理之中了。
毕竟崇祯已经决定要重用这位巾帼女将!
【某年,皇大极率十万八旗军绕道喜峰口入侵,进抵京城外,明朝廷再次下诏命诸军边镇勤王。】
【秦良玉接旨以后,再次带领白杆军日夜兼程赶到京城,朝廷发不出粮饷,她便将自己的全部家资作为军饷。】
【京城解围之后,崇祯帝亲自在紫禁城平台召见了秦良玉,除赏赐金银之外,还亲自赋诗四首,以彰其功。】
其一:
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
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其二:
蜀锦征袍自裁成,桃花马上请长缨。
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其三:
露宿风餐誓不辞,饮将鲜血代胭脂。
凯歌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时。
其四:
凭将箕帚扫蝥弧,一派欢声动地呼。
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
【而在其中,第一首“鸳鸯袖里握兵符,何必将军是丈夫”至今脍炙人口,为人传唱。】
大唐。
李白自顾自地灌了一口酒。
醉眼蒙眬间他笑了笑。
又将这几首诗记在了心里。
这几首诗没有用到什么唐朝之后的典故。
而且通俗易懂。
“嗯......还算不错。”
李白仔细回味道,“不过......怎么觉得此诗也有借赞誉秦良玉,抨击其他臣子的味道?”
又是一口烈酒,李白摇了摇头。
他只是感觉,并不确定。
毕竟他对明朝的历史了解。
也仅限于天幕讲述的这么一点。
......
天幕上还在继续。
【1634年,张献忠的农民军攻陷川东重镇夔州,秦良玉率军赶到,张献忠不战而走。】
【半路刚好遇到了回四川的马祥麟,被秦良玉母子夹击大败而逃,可尽管秦良玉有一腔报国热血,却依旧无法拯救行将就木的大明王朝......】
【公元1646年,南明隆武帝派使节专程赴石柱,加封秦良玉为太保,太子太保衔,封忠贞侯,两年后,秦良玉在石柱去世,享年74岁。】
随着秦良玉最后的离世,炸出了不少弹幕。
【晚辈李氏,恭送秦将军!】
【晚辈王氏,恭送秦将军!】
【二十四史唯一一位获得单独列传的女性,含金量自行体会。】
【“巾帼不让须眉”英姿飒爽的秦良玉】
【天下皆知花木兰,无人忆起秦良玉。】
【马千乘可能是唯一一个可以在战场上喊老婆救我的人。】
【我秦娘娘位极人臣 忠贞侯 太子少保 光禄大夫 四川总兵。】
【石柱的骄傲!!!】
【不可思议的伟大女性,老公英年早逝 她带领儿子继续战斗,儿子也战死沙场,在风雨飘摇的乱世中,她一直坚持到74岁!这是何等坚强伟大的女性!真正的英雄!】
【搞不懂为什么没导演拍她电视剧?】
【这可不兴说啊。】
【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
【你们知道了为啥川渝耙耳朵多了吧?】
视频讲完。
天幕下的万朝观众们还没有回过神。
这样的忠臣良将也无法拯救大明。
令不少此刻正处于明末清初的文人武将不禁扼腕叹息……
大清。
“秦良玉的确是前明难得的忠臣良将。”
“朕意,我大清官兵,也应该学习这样的精神。”
秦良玉为大明流尽最后一滴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短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红色震撼!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短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红色震撼!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