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芹爹当然不信,但也不好斥责,一种怪异的目光瞧着她:“那挺快的,你们晚上来俺们家吃饭吧?”
“不了,还有两三天就定亲了,还有好多事要做。”
送走两人,月芹娘啐道:“我看这月娥和那辛有福,两人在外逃荒这么长时间,早干那事了,也不害臊,来显摆什么。”
月芹爹喝道:“闭嘴!你别乱说。不过一个月五两,他们肯定是说瞎话,出去半年回来,不是个老实孩子了。”
郑月芹出了屋子,道:“娘,我觉得她说的什么周记操作手册有些道理,刚才她比划我也瞧见了,咱们也用梳子试试。”
两人尝试琢磨了一会,惊喜道:“虽然麻烦一些,但确实有些细了,我们之前为啥没想到,要是再能知道怎么加捻劲就更好了。”
郑州城内,邢记布店。
邢良宪看着几个老织工拿着一匹巩布,又是用火烧,又是用水泡,在那研究了半天。问道:“如何,可知道他们这工艺的做法?”
朱师傅拿着一根细线道:“东家,你看,我们抽出一根线,退捻后,捻劲比我们的线大的多。”
又有一个师傅道:“他们棉线水泡后,短毛、杂毛少,应该是做了精选。”
邢良宪跟着瞧了瞧,自己也是行家,看了就懂,问道:“关键是,我们要搞明白,他们是怎么做的?”
朱师傅道:“他们必定加入了精选、加捻劲的环节,但这种更费时费工,我们跟着做也能做出来,但费工费时,增加成本,降低出货数量。”
邢良宪忙摇头:“不对,那你们琢磨的不对,周记的布,不仅成本没增加,反而比我们的成本都低得多。”
朱师傅道:“那他们也许对纺车做了改良,这一点我们也想了,只是怎么都想不通他们是如何改良,可以一边抽线一边加捻劲的。”
邢良宪沉吟一会:“你说,我们能不能从周记他们那里采买这种新式纺车?”
朱师傅等人不搭话,只摇头。心道,你想的美,这是人家的传家宝,会卖给你一个同行?
白窑村农会大院。
陈家茂自从开办了工具厂,偶尔会遇到过有人来打听卖不卖轧棉机、弹花机。
自从秋收后,附近各县有了代理商,他就更明显感觉到,这些天总会有人来问卖不卖新式纺车。陈家茂想都没想都拒绝了。
开什么玩笑。
首先自己要是卖出去,这是砸周会长的饭碗,其次自己的工具厂都是直接批量卖给农会下的工坊,平时还负责维修,生意好的不能行,厂的规模一直在扩大。
哪有功夫单售。
直到商务堂知事周怀祺来访,来咨询说有密县、登封、郑州、荥阳等州县的掌柜们想买这些,托关系都托到他这里了。
周怀祺问能不能单卖纺纱器械给他们,陈家茂才重视起来。
他苦笑道:“虽然你周大知事亲自来问,但我也不知道该不该卖,这事你民哥也没说过相关的章程,反正咱一直都是给厂里供应。”
两人拿不定主意,遂骑马赶往任庄保民大营。
喜欢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