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通过劳动分工,同样的人数,可提高百倍的产量。各位,这也是咱们周记出货成本之低的秘诀,希望大家要重视各个工坊的劳动分工。”
众人听了周会长此言,心道,既然是秘诀,为何还要说给这么多人听,虽然大多都是农会的,但这种事不应该列为传世秘方么?
张国栋好奇问道:“我说呢,有时我也奇怪,要说咱们的纺纱坊和外面区别并不大,虽然有了新式轧棉机和弹花机,但每月出货的布匹,却比织户自己在家做多几十倍。”
闫掌柜心里已是喜的发癫,却还有一些懊悔,这种发财的秘诀自己一来就能听到,可想而知平时自己错失了多少!
他赶忙问道:“周会长,我还是不太明白,你能不能说具体一些?”
周怀民道:“比如说,一个织户,自己在家先要采摘棉花,然后轧棉、弹花、卷棉、抽线、织布。这里面还有很多小的工序。一个月不过织布一匹左右。”
“但她在工坊里,只专心织布,熟练度大幅度上升,一两天便能织布一匹。”
崔政问道:“但也多雇了其他的轧棉、弹花工呢。”
周怀民笑道:“没错,但产出的布匹利润远大于织工的工钱。拿高业沟纺纱坊来说,八十人在工坊劳动分工之下,远比八十个织户自己在家纺的多百倍。你们如不相信,可在自家工坊里试一试。”
一直旁听的陈家茂点了点头:“正是,我之前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既然周会长交待了,就一定有其中的道理。我家的工具坊便是这样。”
说着,陈家茂拿起旁边一个铁锹:“这一个铁锹,之前我们村的铁匠,一个人做一把要一天,现在我们工具坊八个人,一天做二十多把。”
陈家茂指着铁锹的零件:“我们从周记买来铁锭之后,熔炼铁锭、锻打成型、制作柳钉、制作木柄、铆接,每个工序都有专人操作。我今天才知道,原来这就是劳动分工。”
周怀民笑道:“正是,劳动分工的目的,是提高个人对单一工作的熟练度、技能水平,通过协作从而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远不是单个铁匠能比的。”
张国栋道:“所以,通过劳动分工,既培养了单个劳工的技能水平,也提升了出货数量,从而降低成本。”
众人正七嘴八舌的聊着工坊的一些管理心得和经营方法,只听一社兵突然跑了进来。
“社长,从北边来了许多难民!有个人说要当面见你,给你一个东西。”
喜欢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