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再打衙内(上)
赵佶满心欢喜地将那瓶珍贵的恢复药剂揣入怀中,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兴高采烈地踏上回宫之路。
临行之前,他还特意回过头去,朝着身后的赵德高声喊道:“爱卿啊,晚上可一定要来艮岳哦!朕要亲自为你接风洗尘!”
赵德毫不犹豫地点头应道:“陛下放心,我一定准时赴宴!”其实,他心里暗自盘算着,自己这次可是花费了整整一万声望值才弄到这瓶药剂,吃赵佶一顿丰盛的晚宴也算是理所应当,不算过分吧。
毕竟,对于赵德来说,声望值就如同他的命根子一般重要,每一点的消耗都会让他心痛不已。
然而事已至此,为了安慰一下赵佶,这点付出也是在所难免的。
更何况,此次外出所谓的“出差”,实际上不就是打着替赵佶寻找良药的旗号嘛。
如今人回来了,药也带回来了,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这顿接风盛宴。
望着赵佶渐行渐远的马车,赵德转身对着那些前来迎接的朝臣们抱拳施礼,表示衷心的感谢:“多谢诸位同僚今日特地赶来相迎,今晚的宴席之上,各种仙酿美酒必定管够,大家开怀畅饮便是!”
不管这些前来迎接的朝臣们究竟是出于真心实意,还是迫于赵佶的旨意而不得不前来作陪,赵德觉得自己都应该有所表示。
面对赵德的热情致谢,众臣纷纷回应。有的拱手说道:“赵大人真是太客气了!”还有的则微笑着言道:“多谢赵大人盛情款待!既然如此,我等便先行告退,静候晚宴之时再与大人相聚。”说罢,众人相继离去,只留下赵德站在原地。
赵德正好发现高俅也上了车准备走。
“高俅!”赵德立刻喊住了高俅。
“嗯?不知赵……赵大人还有何事?”
高俅面对已经比自己职位更高的赵德,还是不情不愿地叫出了赵大人三个字。
形势比人强,没有办法,以前是想弄死赵德但是现在他可没有这种实力,赵德已经不是普法大会上的赵德了。
“一会儿带上你的逆子,来一趟我锦衣卫衙门,有点事找你聊聊!”赵德语气平淡,但是高俅能听出里面的寒意。
他不知道自己哪里又得罪他了,看样子和他儿子有关,所以强忍憋屈道:“下官知道了!”
说完这句话,高俅无奈地离开了,他是今天真不该来啊,但是赵佶都来了,他敢不来吗?
高俅的马车缓缓地离开了,只留下赵德一辆马车停在原地。
车厢内,李清照静静地坐着,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倾泻而下。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当赵的说从杭州返回京城之后,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解决自己的问题,现如今还记在心上,非常感动。
犹记得当初在杭州的时候,两人相依相偎于床榻之上。那时,赵德轻声细语地许下承诺,会尽快处理好她离开京城之事。
李清照原以为这不过是情浓之时随口说出的甜言蜜语,只为哄得她一时欢心罢了。
然而,现实却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惊喜——赵德果真将此事放在心头,并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诺言。
此时此刻,李清照心中充满了自责。原来,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言出必行、一诺千金的真正君子,而自己这个小女子竟然还曾对此心存疑虑,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她不禁暗暗骂道:“我为何就不能多信任官人一些呢?”
想着想着,李清照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她在心里默默发誓:从今往后,不管发生什么情况,哪怕官人告诉自己月亮是方形的,自己也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相信。因为她深知,官人如此行事必定自有其深意和道理。
就在这时,一声轻柔的呼唤传入李清照的耳中。“姐姐……”原来是王婳几看到李清照落泪,赶忙走上前来关切地安慰着。
李清照轻轻拭去眼角的泪痕,转头看向王婳几,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说道:“妹妹莫要担心,姐姐我这是高兴呢!咱们可算是跟对人啦,遇到了这么一位好夫君!”
尽管王婳几比李清照还要小上两岁,对于李清照这番话语中的深意尚不完全理解,但她能够感受到李清照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于是乖巧地点点头,表示认同。
“那当然了,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官人更好的了”
“是的!”
“去李府!准备两车聘礼!”
这时二人听见赵德的声音,赵德口中的李府肯定是李清照的家了。
李清照父亲只是京城里不起眼的小官,家里人员也比较简单,现在都不知道李清照已经跑回来了,还和赵德私定了终身。
不一会儿,马车停在了李清照家的门前,李清照家在东京学文巷,这里靠近太学,虽然不繁华,但是书香气浓厚,所以出了李清照这么一个大才女。
所谓的李府其实就是一个小民房,远不是赵德想象中三进三出的大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汉节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汉节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