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第一句话就让现场安静了下来,第一句话十分切合现在的场景,好像就是现场临时创作的一般。
说实话,第一句话只能算是一般,是个文人就能信手拈来。
但是大家被赵德样子吸引,一种要揍他的冲动怎么也克制不住,所以想听听他接下来还要说什么,如果说的不好,一顿胖揍免不了了。
赵德也没有让大家久等,接着说道:“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首水调歌头就这样从赵德的嘴里冒了出来。
好吧!苏轼的水调歌头变成了赵德的水调歌头。
脸都不要了!
然而,事已至此,别无他法,一切皆为那声望值,若有人问他,他定会反问:“脸面何用?”
起初,众人皆认为这不过是一首平淡无奇的词罢了,岂料,自第二句起,渐入佳境。
在场之人,起初不以为意,而后竖耳倾听,继之坐直身躯,放下酒杯,内心的震撼如波涛般一浪高过一浪,最终内心的震撼已至巅峰,难以复加。
在座的皆是文人中的翘楚,若不然,又怎能在万千学子中崭露头角?
如此水平的词,实乃闻所未闻,众人只恨此词非己所作。
这首《水调歌头》,堪称此词牌中的巅峰之作,独一无二。
众人心中唯有一念,自此以后,再无人敢作中秋词。
只因无法超越,若强行为之,不过是为衬托此词之优秀罢了。
“先生真乃大才,老夫自觉世间学问不过如此,一生所学,自问已至巅峰,不想竟是老夫肤浅了,日后怕是要重回案几,学无止境啊!”
蔡京起身,对着赵德躬身施礼,他是由衷地唤了一声赵德先生。也就是说,仅凭这一首词,蔡京便心悦诚服,自认学识浅薄,尚需继续努力。
在蔡京心中,其他暂且不论,日后赵德会如何,将归入哪个阵营,亦或另起炉灶,都不重要,单就诗词而论,他自愧不如。
“爱卿有如此才华,何不辞去锦衣卫指挥使之职,来翰林院潜心修习数年,他日封侯拜相,必是指日可待啊!”
赵佶也是有文化的人,而且造诣颇深,自然也能看出这首水调歌头的好坏,在他看来这水平,堪称诗词界宗师。
所以赵佶居然有了让赵德为相的想法。
“哈哈,陛下谬赞了,我向来逍遥自在,犹如闲云野鹤,受不了丝毫束缚,这锦衣卫已然是我所能接受的极限了。”赵德可不笨,锦衣卫多好啊,无拘无束,宰相什么的,他可没那闲工夫。
此时此刻,众人皆沉浸在这首水调歌头的美妙意境之中,而李师师却早已不再回味那首词。
李师师的目光如同两道炽热的火焰,紧紧地盯着赵德的背影,似乎要将他看穿。
她喜欢帅哥,更钟情于才子,如今这位疑似文坛宗师的年轻帅哥,不仅才华横溢,人品也甚佳,已经成功勾起了她最大的好奇心。
她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将眼前之人琢磨透彻,因为这或许是她此生唯一的机遇。
也许这辈子再也无法邂逅比他更契合自己的人了,此人无疑是自己未来夫婿的不二之选。
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自己必须勇往直前!
李师师本就是一个对爱情充满憧憬的女子,为了实现自己的幸福,就必须要勇敢无畏!
至于赵佶,尽管他贵为天子,然而在各方面都并非自己的理想伴侣,也只能辜负他的一片深情了。
想通这些的李师师,目光如炬,死死地盯着赵德,仿佛要将他的内心世界一览无遗,自此刻起,她的心中已再无他人的容身之地!
喜欢汉节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汉节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