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之前他自己也是在外头吃过饭的,还不止一次两次呢,可对此却一点意识都没有。
刘宁想到前世听到过的一句话:“明明我们听过那么多的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
看样子这不论大事小事,凡事都得自己经历过了,才晓得究竟要怎么办啊。
经验都是一点点积累的,今天不会,明天自然而然也就会了!
回到家后,中午的饭菜都已经做好了。
胡氏炒了一个空心菜,一个韭菜炒鸡蛋。
分别装在两个粗陶大海碗里,这么多的量,也不怕不够吃。
车上的两妯娌将剩下的凉面也都拌了拌,端到饭桌上众人一起分着吃了。
吃完饭后一算账,一共是一百三十三文,也就是说一共卖出去十九碗。
之前他们算过,这样的一盆面,再加上调料,成本大概在八十文的样子。
如果要是全部都能卖出去,那估计能卖到个三百文左右。
虽然没能全卖出去,可这剩下的面也没有浪费。都进了自家人的肚子。
这凉面还是能卖的。
只是必须得做个遮阳的棚子了,不然这么热的天,她们自己也被晒的受不了。
还有......
刘宁问大哥刘长福:“大哥,可以砍些毛竹来吗?”
“要毛竹干啥?”
刘宁道:“有的人肯定想带走吃,就像今天的那位婶子一样。可以用毛竹做碗,有人要的话,就多给一文钱,便可以拿上一个竹碗带走。”
只可惜这里没有一次性袋子,不然还能放在袋子里,只要小心一点,连汤汁应该都不会撒出来的。
刘长福想了想道:“大姑他们村子里好像有毛竹,等下晌太阳下去些了,我过去问问!”
只可惜,他们家的是普通的竹子。
要是种的有毛竹,也就不必跑到那边去了。
大哥要去孟家,遮阳的棚子就由刘长寿这个手巧的人负责研究了。
他和另外几个弟弟一起,把之前搭棚子用剩下的木架找出来几根,
然后又找出冬天用的草帘子,在后院里试了试,四根柱子立在两头,中间加上一道横梁。
把草帘子往上头一搭,感觉还是不错的,只是这样绑好的带着太占地方了,得到城里头现绑才行。
这个倒是不难,大不了就让跟车的男人帮着把草棚子绑好了再走。
下午,刘长福赶着驴车往大姑家里头去了。
回来时,驴车上带着十多根粗壮的毛竹。
招呼三个弟弟将车上的竹子都抬进了院子后,刘长福又去借了把锯子,按照刘宁说的,将竹子锯成了一小截、一小截的。
这一次准备的算是相当齐全了,第二天出发的时候,两个妯娌也不似头一天那么紧张了。
刘长福帮他们把草棚子搭好才走。
刘宁依旧担当着吆喝的重任,只是喊的久了,嗓子也渐渐地有些哑 。
她摸着自己脖子有些懊恼的责怪自己,刚才那阵子见人多,她喊的过于卖力了!
马氏率先发现了她声音里的异样,赶紧从桌子下头把她们带来的一个葫芦拿了出来,拔出上头塞着的一块软布塞子,递给了刘宁。
“嗓子都哑了,快歇歇,喝口水,莫要在喊了!”
刘宁接过水来喝了两口,确实不能再喊了,不然她的嗓子非报废不可。
小陈氏咬咬牙道:“等下四嫂来吆喝,你帮忙看着别有那吃饭不给钱的就成!”
有了棚子,人也确实多了起来。
还没到晌午的时候,跟昨天差不多分量的面条就已经全被卖光了。
只是她们又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桌椅不够用了!
还好来吃面的基本都是汉子,也不讲究那些,端了碗后,或蹲或站的,没多会儿工夫,就把一碗面给炫光了。
也多亏了没碰见昨天那位大婶一样的人物,不然客源估计又要流失掉了。
回去后,众人来不及吃饭就坐下复盘。
主要还是因为赚到了钱,大家心里头都高兴,于是也就顾不得先吃饭了。
“我看呐,起码要做两张桌子,和十张板凳。”
“还是去镇上买吧,自己做的,在家里凑合用还行,带着给客人坐有些不大合适吧......”
“这么多?!咱们驴车也就这么点儿地方,不太好带吧?”
众人各抒己见,七嘴八舌的谈论了起来。
最后决定还是到镇上的一家木匠铺子家里看看,要是有现成的就买回来。要是他家没有,那就只能到县城里买了。
而县城的东西,自然要比镇上的贵。
至于怎么来回的带,刘长寿说他明天一起过去,看看能不能和那粮铺的掌柜商量一下。
收摊后,就把桌椅板凳堆放在他的仓库里,他们家每月出一定的租金。
等夏季过去,凉面没有市场后,再将这些都拉回家来。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胡氏喊大家去吃饭。
她将众人的饭都盛好了。
今天晌午的菜是蒸豇豆,这也是胡氏为数不多能比大嫂做的味道还好些的菜。
蒸的软烂的豇豆里放上用石钵捣碎的青椒和蒜瓣,加入盐巴和猪油一拌,味道可真不是一般的香!
除了豇豆,老刘家饭桌上每日必不可少的空心菜自然也是有的!
看着桌上两盆绿油油的纯素菜,刘宁不住的往胡氏那边张望,希望她会说上一句:“后头灶房还有一个菜,我去端来!”
只可惜,这些纯属她的幻想;胡氏将饭盛好后,就招呼大家:“可以吃了,今天这豇豆我蒸的多,你们多吃些!”
刘宁不在家里找老爹磨着要吃肉,老刘头自然是不会主动让儿媳杀鸡宰鸭的。
除了她想吃肉以外,家里几个毛自然也是想吃的。
上学的那几人还好,一来年纪大些,也更加的懂事。
二来,到底是上过学的,那束修能是白花的吗?
因此,一、二、三、四、五、六这几人自是不必说的。
可七毛和八毛就不一样了,他俩年纪不大,也还没上过学呢。
连着两三天都没见着荤腥,就都有些馋肉了。
特别是小八毛,他毕竟才两岁,正是想到啥就说啥的年纪。
喜欢穿越后,带着抠门老爹发家致富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后,带着抠门老爹发家致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