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正月初四,刘家人就开始往州府送鸡鸭了。
本来跟杜掌柜说好年前还要送上一批的,不过腊月二十一那天下了场雪。
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的下了一日一夜,把周围村子的道路都给封了。官道亦不能幸免。
雪下过后,天就变得更冷了。
白茫茫的一地积雪被冻成了冰坨子,一直到年三十都还没化干净。
即便是后来雪渐渐的化了,可地上依旧是泥泞不堪。
直到年初二这天,才算是勉强能走。
可年初二家里的儿媳都要回娘家,忙忙乱乱的走完了亲戚。
初三一早,陈氏就吩咐他们把驴子喂好,准备去州府的事了。
杜掌柜是个大方且守信的人,就怕自家迟迟不去,他心里头别再有啥想法,那可就不好了。
天气冷,为了防止鸡鸭受冻,妯娌几个还往驴车上铺了好些干稻草。
笼子和笼子之间也塞了不少,希望草搁的多,它们也能暖和一些,起码不至于冻得蔫头耷脑的没精神。
初四一早,兄弟二人穿着一身的厚棉袄,外头又各自披了一床宽敞的旧褥子。
冒着寒气就出发了。
到地方时,没见到杜掌柜人。
说是在家呢,店里的伙计就往他家里送了信。
杜掌柜听到家仆来禀说是他们兄弟来了,连忙让小厮备马,风风火火的赶了车过来。
一下马车,他对着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两人拱手:“两位刘兄今年怎么来的这样早?”
他还以为要过了正月十五对方才能送牲口过来呢。
没想到这才初四二人就已经到了。
刘长寿回礼道:“掌柜的见谅,原本说二十二给您再送一车鸡鸭过来的,奈何前一夜下雪。后面大雪封路,地上迟迟未干,到今日我兄弟两人方才赶过来。还望没有耽误您做生意!”
下雪封路谁都没有想到,这刘家兄弟二人居然如此有心,大年初四就往州府来送货,可见二人是讲诚信的,而且对这桩生意很是看重。杜掌柜感到十分的满意。
他笑着引二人往店内去:“天要下雨不是你我能够掌控的。两位刘兄这么早就赶来这边,可见其心之诚,说到底也是为了我这酒楼的生意呐,杜某心下感激不尽,快请进去店内坐坐,我让帮闲的烫上两壶酒来,咱们喝上一盅酒!”
说着话,几人先后进了酒楼。
杜掌柜让帮闲的吩咐厨下装备了两个热锅子,用铜炉木炭细细的煨着。
炭火静静的燃着,偶尔会“噼啪”的响上一声。
那是木炭里头剩余的水汽被火焰一烧而产生出来的。
只见靠外头的这一口锅里是猪肚还有老母鸡和猪蹄拼出来的三鲜汤底。
里头热气腾腾的滚着许多的小丸子,也不知是猪肉还是鱼肉做成的,吃起来格外的鲜美弹牙。
另外一个锅子里是咸货,肥瘦相间的猪五花被切成了均匀的薄片,下头放着的还有腌的咸淡适中的腊鸭块。再加上切成块状的白萝卜,别提有多香了!
除了这两个锅子以外,另外还有几碟小菜。
再配上刚烫好的花雕酒,三人吃喝的十分尽兴。
饭吃到一半,杜掌柜的又提起了他们家种的那绿叶菜来。
“唉!此时若是有那嫩绿的茼蒿往这锅里头一涮,吃起来那才叫过瘾呐!”
或许还可以配上个羊肉锅子,往里头涮上各式的绿叶菜,那才是真正的鲜美!
可惜的是,刘家大棚种的太少。
而他们这酒楼原本到冬天都是要从京城那边拉菜的,今年遇上了雪天,也就只在十一月的时候来了一小船的货,本来计划里到腊月要到的那一船却被耽搁,直到现在都没能运到。
所以他这里此时除了常见的白菜萝卜,其他的绿叶菜几乎就都没有了。
说起来,这州府倒是有两家种大棚的,不过产量不多,最重要的是他根本就拿不着货。
都说强龙压不过地头蛇,想他杜家,即使在京城那寸土寸金的地方也不曾怕过谁。
可在这里就不一样了,此地最受达官贵人们追捧的那“五味馆”乃是知府老爷的妻弟所开。
人家背后有大树,自然也就强势,那两家大棚菜几乎就属于他们家的私产。
只有他用不了的,旁人才能去分一杯羹。
除开五味馆,另外还有两家在这里开了好几十年的老店。
那也是他这四海酒楼不能比的,所以这两年他都是从京城那边让大哥买好菜后,直接从水路运过来。
好在冬天菜能放的住,虽然不太新鲜,但也聊胜于无。
要说杜掌柜为啥不好好的待在京城,非要往这边来。
那话说起来可就有些长了。
这杜家往上数两代人几乎都是在京城长大的,可杜家老太爷却是这青州城里土生土长的人。
五十多年前的青州遭遇过一场大旱。连着两三年,周围的地里几乎颗粒无收,饿殍遍地。
他也是逃难出的青州城,从一个不到十岁一无所有的小乞儿。
做到了在京城的一家经营了多年的店铺的大伙计,这中间吃过的苦,受过的罪数都数不过来。
好在,他心性坚毅,这些都熬过来了不说,还娶了当时店铺掌柜的女儿为妻。
只是他家中无父母亲族,所以也就跟入赘差不多。
有了岳家的助力,再加上杜老太爷也是个有才干的能人。
慢慢的也就在京城站稳了脚跟,到后来甚至是通过儿女联姻,而结交上了一些勋贵人家。
自己开了好几家的店不说,就连儿女的手上也经营了好些生意。
不夸张的说,京城有十分之一的店铺都有他杜家的一份。
行业涉及了“吃、穿、住、戴”好几样。
这“吃”自然就是四海酒楼了,杜家这一辈的兄弟五个,杜掌柜的行三。
和他大哥一人在京城,一人在这青州。把七八家店铺都做的风生水起。可见其实力一般。
“住”则是他们家在京城的两家店,是由杜二郎经营的。
那也是杜老太爷岳丈当年留下的产业,如今虽然比不得当年的光景。
喜欢穿越后,带着抠门老爹发家致富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后,带着抠门老爹发家致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