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浇筑吧,民夫的任务是把混凝土均匀摊铺到路面上,工匠则负责修整平整。
按照计划,路面必须与模板齐平,绝不能有凹陷、空洞或凸起,每一处都要保证平坦。
道路每间隔六尺便放置一块事先准备好的木板作分割,预留缝隙,*部位同样如此……”
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一个头戴红色安全帽的人随即走出来。
朱高炽在一旁看得饶有兴趣,他早已注意到这里很多人都戴着帽子。
最初并未留意,如今见到有人戴着不同颜色的帽子站出来,顿时好奇地问:
“儿啊,为何此人所戴之帽与其他人的样式不同?”
旁边的朱瞻基笑了笑说道:“这是因为他的身份是建筑公司管理层,在此属于总揽全局的角色。”
听完这话,朱高炽联想到朝廷官员的服饰,便接着问道:“那么那些普通的帽子又象征着什么呢?”
“自然都是建筑公司的工匠啦!”
朱瞻基答道。
随着红帽一声令下,在工匠指引下,民夫立刻将调配好的混凝土送往路途各处。
一些工匠取出工具,有人手持一头磨尖的纯铁棒,在已铺设水泥的地面上逐一敲击一遍,确保混凝土内部无空隙。
另一些工匠随后拿起特制的铲刀,在这些敲打之后将路面刮平并打磨光滑。
现场气氛热烈而井然有序,即便忙碌却未显杂乱。
整个过程仿佛一台精密运转的机器,各司其职,浇筑工作进展得极为顺畅。
前方开始安装模板,后方同步搅拌、浇筑混凝土。
每隔六尺便放置一个模具,其间同样用定制的薄模板隔开,厚度约两分,待硬化后移除模板,便形成两段*的混凝土块。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因温差导致的膨胀收缩,避免路面因受力不均而开裂,尽管周忱对此原理并不了解,但仍严格遵照朱瞻基的要求执行。
自然,这还不是最终步骤,等抹平路面的工匠完工后,马上会有另一批工匠检查刚刚处理过的路面。
这些人会借助标准直木检测路面是否平整,防止日后积水或车辆行驶时产生剧烈震动。
虽然看似繁琐,但相较传统用砖石铺设,这种水泥路施工显然更便捷高效。
不仅仅是因为水泥路建造速度更快,而且它的耐用性也远远胜过砖石。
通过专业试验,工匠们找到了最佳的水泥与砂石配比,既节约材料,又确保了路面的坚固程度。
在一般情况下,即便几十石的重物碾压而过,也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一石等于一百五十斤,几十石相当于数吨的重量。
在这个时代,一辆满载货物的货运马车,通常不会超过千斤;即便是特殊用途的马车,其最大载重也不超过一两吨。
再重的话,马车的轮子能否承受得住都成问题,更别说由一两匹马拉动了。
然而,这样的重量对水泥路而言毫无压力。
尤其这个时代大多数马车的车轮都是木制的,其硬度无法与水泥相提并论,想要对水泥路造成损伤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水泥路永远都不会受损。
在长期使用后,某些特殊条件下,路面仍可能出现裂缝或损坏。
不过相较昂贵的砖石路,修复水泥路的成本显然要低得多。
无论是砖石路、石板路还是泥土路,面对水泥路的优势显而易见,逐步替代这些传统道路只是时间问题。
朱高炽起初站在稍远处,见工匠们很快修好了路面,便快步走去。
他有些好奇,在几名随从的扶持下蹲下身来,仔细打量刚浇筑完成的水泥路面。
他的目光中带着几分疑惑,忍不住伸手触摸,朱瞻基还没来得及制止,就见平整的路面上已经留下了一个圆滚滚的手印。
朱瞻基愣住了,瞥了一眼自己那憨态可掬的父亲,又看了看水泥上的手印,总觉得事情不太对劲。
“这个……”
朱高炽看着自己的“杰作”,满脸困惑,转头问朱瞻基,“不是说这东西坚如磐石吗?”
朱瞻基无语凝视。
一旁的周忱看到太孙殿下一脸无奈,忍俊不禁,笑着向朱高炽解释道:
太子殿下说道:"此水泥需时日方能凝固,待其中水分自然蒸发,便会如磐石般坚固。
"
"这……"
朱高炽听罢微怔,随即带着几分尴尬望向周忱,又瞥见路面上留下的痕迹,开口道:"要不让人将这儿恢复原状?"
周忱正欲言,朱瞻基已翻起白眼,面无表情上前,毫不犹豫地拍下一掌于水泥地上,随后似乎还不满足,又踩上一脚。
朱高炽:"……"
周忱:"……"
顾佐:"……"
三人满是疑惑地看着朱瞻基,而他毫不在意地撇嘴道:"告诉世人,此处的掌印与脚印乃大明永乐十二年,太子与太孙亲留!"
------------
朱高炽顿时傻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