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书房之中,看着陶应有些垂头丧气,陶谦问道:
“从周无尘那回来,就有些无精打采。怎么?出了意外?”
“何止意外,简直晴天霹雳。他训练的二十个家丁,竟可以对抗我四十人的丹阳精兵。本以为是去给人指导的,没想到被人指导了。我在他面前,脸都丢光了。”
陶谦也有些意外。竟然可以对抗一倍于己的丹阳精兵。不但经商厉害,练兵也有一手,确实是个人才。难怪要请自己的人指教,原来是想显露自己的才能。若是不去开阳,愿意留在彭城,自己倒可以招揽,给他个职位。但定要去开阳,不能为自己所用,那就爱莫能助。若真有本事,凭自己将泰山四寇赶走,那到时候再招揽也不迟。反正在自己徐州辖内,又无有根基,逃不出自己手心。
“他如何练兵的?”
“也没什么,一日三餐,每日训练。”
“如此高强度训练,他的家丁无有怨言,肯卖力训练?”
陶应点头解释着:“一日三顿干饭,有酒有肉。只需他们努力训练。表现不好,便清除出队伍,去烧火打杂,吃不饱穿不暖,谁人敢有怨言。”
为训练二十人,得下多大的本钱?陶谦感叹着。与表现的战力相比,他这样的练兵方式,并不值当。不过自己的丹阳精兵,被一群才练没多久的家丁击败,陶谦也脸上无光。而近日群雄会盟,邀请各州府出兵,讨伐董卓。本有心派支队伍前往,但以今日表现来看,还是算了,免得派出去丢人。正好也可以趁此机会,敲打敲打,多练练。免得这群丘八,不知天高地厚,目中无人。
“明日你就去军营,给他们敲打敲打,竟然输给一群家丁,简直丢人。”
可是周晨的雄兵在前,对那些丹阳精兵的训练,陶应已有些看不上。总想着自己麾下,也有一支能以一敌二的雄兵。练兵之法也有,若不试试,总不甘心。于是开口问道:
“阿父,咱们是不是也可以练一支这样的雄兵,以做依仗。人数不用太多,五百足矣。”
陶谦撇了他一眼,知道他心动。但那么大的投入,也不知效果如何,并不想尝试。于是摇头拒绝道:
“投入太大,效果也不知如何,再看看吧。等他多养些人,咱们再与他举行一场比武,效果若好,咱们再学。以他的养兵之法,养五百士兵的投入,都够咱们养三千人。这还不算马匹、装备和军饷。现在投入,风险太大。还是再看看。”
陶应还想再争取,张张嘴又把话咽回去。徐州财政本就吃紧,再养这么一支兵马,无疑雪上加霜。况且一旦军中出现一支特殊的兵马,其他人会不会眼红?会不会闹事?这些情况,都很难说。蛋糕就这么大,你多分些,其他人自然少些,利益不均,最是容易生事。所以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
同一片天空下,同样在书房,董卓久久无语。二月都还没出,自己任命的那些州郡长官,一个个都起兵反自己。真是一群忘恩负义,狼心狗肺的东西。这些关东士族,都该杀,尤其是姓袁的。自己千般示好,百般拉拢,都不识好歹。当着自己给他封的官,还要领着人来打自己,简直厚颜无耻。偏偏这袁家,四世三公,乃天下闻名的名门望族。动袁家,便几乎是与天下士族为敌。实在轻易不能动袁家。董卓心中不免哀叹,进了洛阳,手掌天下大权,反而束手束脚,施展不开。还不如在西凉来得利爽。
如今战火已起,若不迅速稳定局势,情况只会变得越来越糟。毕竟自己以武力占据洛阳,横霸朝堂,行下废立之事,于大义名分上站不住理,只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起兵反自己。所以一定要迅速把事情处理好。只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边关东兵马逼近洛阳,那边自己的女婿牛辅,兵败并州。消息传回洛阳,更是人心浮动,不得安宁。一切根源,皆因自己入京时间太短,满打满算,也不过半年。实在太匆忙,根基不稳,没有太多时间给自己清理朝堂,排出异己。也没有时间整合消化吞并的兵马地盘。不说其他,如今自己内部兵马,就派系林立。西凉带过来的老部下,自己的心腹铁杆,以牛辅李傕为首,成为西凉派,也是最大一个派系。另一个就是以吕布为首的并州派,原本是丁原部下,后吕布被自己收买,袭杀丁原后,便由吕布统领。还有一个就是原来编练的西园新军和拱卫洛阳的南衙禁军,何进、何苗、蹇硕被杀后,禁军与新军都群龙无首,被自己收编后,却形成以郭汜为首的禁军派。这还只是三个较大派系,还有一些小的派系,独立于三个派系之外,想想这些都头疼。虽知道内部矛盾重重,但没有时间处理,只能各自安抚,稳定人心。
来到洛阳,忙于权术斗争,地方上也疏于经营管理。并州已成为一块穷凶极恶之地。胡人不断蚕食,南匈奴、休屠胡叛乱,黄巾余孽复起,兵燹不断,战火延年,如今并州,已成为各种罪恶的温床。自己起家的凉州,疏于经营,如今已被马腾占据。地方上经营乏力,再留在洛阳迁延,自己在关西就要根基不稳,到时候虽掌握朝堂权柄,但令不出洛阳,又有何意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汉末听雨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汉末听雨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