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非雪愣住,目光怔怔地停驻在纸上。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有近万字,这一叠对方起码抄了不下五遍。
学生空闲时间少,还不知前前后后写了几个月。
【粽子委屈:《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是王安石第一次提出变法意向,对王安石本人和其粉丝都很有意义,还是写的毛笔字,那个小妹妹真的好有心,泪流满面.jpg】
【青山松柏:就是这篇进言牵上了王安石和宋神宗的缘分。】
【曹大猪蹄子:宋神宗对介甫是真的好,可惜物是人非……变法太难了。】
【李十二郎:愿为五陵轻薄儿,生在贞观开元时,斗鸡走犬过一生,天地安危两不知。可怜的介甫,大哭.jpg】
【粽子委屈:贞观开元后就是安史之乱啦!】
天幕中,一个个入木三分的墨字整整齐齐排列在泛黄的纸上。
王安石神情难得动容,言事书上字字句句都是他反复斟酌后写下,希望仁宗同意变法,可惜仁宗不以为然......没想到千年后自己的心意在后世能被如此珍重。
斗鸡走犬过一生,天地安危两不知。
等看到天幕上写的那首诗,王安石心情马上复杂难辨了。
变法是...是失败了吗?
......
“贞观开元后就是安史之乱?”李世民顿时提起一口气。
贞观是他即位才刚订下的年号,那开元必定是未来皇帝的年号,史书上能称乱必是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
隋末民不聊生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一想到大唐子民未来会这样悲惨,李世民心中不耗费一兵一卒退却突厥的喜悦霎时荡然无存。
李世民眼眶泛红,哽咽失声。
高士廉安抚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陛下,还没发生的事都可以改变。”
高士廉是长孙皇后的舅舅,抚养长孙皇后长大,做主将长孙皇后按照旧约嫁给李世民,他的话对李世民很有用。
......
【这后面就是王安石生平主展厅熙丰楼了。】
叶非雪笑着绕过王安石石像,举着手机往里走。
主展厅有两层,门口两侧写着一行字:罔罗六艺之遗文,断以已意; 糠秕百家之陈迹,作新斯人。
【这行字出自王安石死后,当时任中书舍人的苏轼所作《王安石赠太傅》诰命书。】
【我们都知道王安石和苏轼一生中大半时间都在互相攻讦,在王安石主政期间,苏轼就开始了他的被贬之旅。
两人关系的转变发生在元丰二年的“乌台诗案”,苏轼被人构陷入狱,虽有其他人搭救,但王安石也出了很大一份力。
在王安石上书对神宗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后,上以公疏入方决,神宗才下令将苏轼贬到黄州。】
【高薪诚聘东坡当饲养员:苏轼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苏辙一生不是在捞哥哥,就是在捞哥哥,太难了.jpg。】
【曹大猪蹄子:苏轼开始完全不支持变法,只不过被贬地方历练过后总算了解民生疾苦了。】
【绛珠仙子:反对王安石操之过急的变法而不容于新党,又因为支持变法而不容于旧党,两边全让苏轼得罪了,笑哭.jpg】
【山有乔松:总之新党和旧党相争,主打一个不顾苏轼死活。】
【征战天王:这是文字狱吧。】
苏轼恍恍惚惚:未来的我是有一点不合时宜在身上的。
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
哥哥未来这么惨!!!
苏辙人都傻了,下一秒他就从椅子上跳起来,抱着苏轼嚎啕痛哭:“哥,你以后少写些文章吧!”
啊这,子由这要求好像有点难啊!
苏轼心虚地别过头,掩饰般咳了两声。
【苏轼和苏辙的兄弟情深在历史上少有,但他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苏轼被贬的时候,苏辙基本也没被落下,不存在一直捞哥哥这回事。】
叶非雪瞥到弹幕,轻咳了咳憋住笑意,拿着自拍杆,进入了主展厅一楼:
【今天是王安石的主场,我们就把话题回到王安石身上,我带你们进去主展厅看看。】
一楼展厅并不大,里面分为两方面展示王安石退居江宁前的生平。
一面是“情系乡里,治善州邑”,
一面是“革故鼎新,富国强兵”。
展厅的中间则是一副刻着王安石变法的浮雕,浮雕的两侧镌刻着王安石《商鞅》一诗中的诗句: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宋真宗天禧五年十一月十三日,王安石出生,他的父亲王益便将谢安的字安石取为儿子的名。】
【谢安隐居时,人传:“安石不出,将如天下何?”,王益为儿子取这个名字,显然寄予厚望。】
【他希望王安石能和偶像谢安一样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古人追起星来,花样相比当代人也不差分毫,王益这种操作跟现在把偶像名字设置成平台账号名的粉丝没什么区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旅行直播:开局打卡王安石纪念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旅行直播:开局打卡王安石纪念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