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笑着问道。
此番话,岂不是说,他们清心寺只是一个空絮头,没有真本事吗?
静成的表情有些不太美丽,但他毕竟入寺多年,心态还是比较稳定的,倒是一旁的年轻和尚坐不住了。
“你这老道好生无礼,僧家道家互不干扰,彼此尊重,你刻意在此处,先不提你是否真的有神通,就算是有,难道不是故意挑衅我们!”
年轻和尚大声叫道。
“清书,不得无礼!”
静成皱着眉看着年轻和尚说道。
他们法号称谓的首字不同,是因为佛家取法号是有法裔辈分的讲究的。【小说内和现实无关。】
心静清如海,安淳敬素贞。【原文是清净真如海,湛寂淳贞素,算是歪头刻意更改避嫌,书写这类佛家道家有关的小说,本就多带忌讳,还望能够海涵。】
通过这段话不难看出,其实清心寺的建立时间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长,要是从诗词字列判断辈分,这清心寺的弟子也才排到如字辈。
虽然年轻和尚是清字辈,但他这一辈自己也算是小师弟行列,清字辈师兄们有不少都收了弟子。
而静成,赫然就是静字辈的小师弟行列,之前拳赛遇到的静心高僧可是大师兄。
不过当前清心寺的住持心飞长老,一生只收了三位弟子,其他心字辈长老接连驾鹤西归,只留下了心飞长老一人,因此静字辈的人并不多,至少没有清字辈多。
所以,静字辈的三位高僧,就是清心寺的三位方丈。
住持最大,方丈其次,首座第三,化主为末。【这也是修缮过的,其实寺庙的地位职称有很多,只是我没必要写的这么详细,清心寺也不是什么大寺庙。】
“静成方丈,可是这老道完全不讲道理,分明是他在这里乱事,还说我们没本事!”
清书不满的说道。
“诶!本道哪里说过你们没本事,我只是说各位施主赏识我而已,莫要误会了我的意思。”
老道云淡风轻地说道,他越是满不在乎,越是让清书和静成心生不满,分明就是目中无人的样子。
就在二人争执,互不相让的时候,悠悠童声从远处传来。
“僧家道家本是一家,尊三清,拜佛座,心怀虔诚同修大道,争争吵吵这是分家,不尊三清,不拜佛座,狭隘心胸难成大道!”
顺着声音,大家看了过去,随后看到一位肩落白鸟的醪糟小和尚从远处大摇大摆地走了过来,背后还跟着一位低着头不开心的老妇人。
不必卖官司,这正是扶余一行人。
路途遥远,好在蒋寻善身上有钱,这两三百的车费要是让扶余来掏,估计光溜溜也拿不出来。
扶余的话说的很不客气,也很直白,让静成和老道,都是微微皱眉。
但是见到扶余是一个小和尚样貌,那么静成的表情较为舒缓,老道的眉毛就更加紧皱了。
人群自然让开,扶余插着腰站在二人面前。
“你们呀,修行不到家,倒是吵起来比谁更牛气,你们的祖师爷在天上,互尊为朋,互敬为友,推杯换盏,好生自在,你们倒好,本事不到家呢,脾气倒不小吼!”
扶余没好气的说道,昂起头牛气的很。
“你是哪家的小和尚呀?”
虽然扶余的话很不客气,但毕竟是穿着僧袍,静成的声音就显得比较随和,说到底扶余还是一个孩子样貌,大人不会和孩子较真,只当童言无忌。
“小僧不才,求缘山,济公庙!法号扶余!”
扶余自我介绍道。
静成顿时一愣。
因为他听说过。
静心师兄曾经提到过,三年前,他在商场内被一个孩童和尚说教过,这件事让静心师兄念念不忘,虽然每次提及的时候多带有一丝不屑,但其声音的不确定加上飘忽的视线,足以证明自己这位喜欢撑面子的师兄很佩服这位小和尚。
打听过也便知道,那个小和尚就是济公庙宇的僧人。
而师兄更是提及过,他说自己是济公长老的弟子,有人传出来过济公庙宇内的照片,扶余的小佛像就在济公长老下面。
难道真是他?
静成整理好衣冠,正式的拱手作揖。
“见过扶余高僧。”
这一下,人群顿时哗然一片。
只要是来到清心寺来上香供奉的人,都认识静成方丈,他是寺庙内的三位方丈之一,而且主管香火传教,每次清心寺开坛讲座的时候,都是静成方丈坐在中央诵经,所以没人不认识他。
这在清心寺可以说是不小的人物了,此刻竟然对一个孩子如此客气,怎能不让他人震撼,而且他称呼扶余一声高僧,显然扶余的辈分不简单。
想想便是,他们如何修行不管,他们只是信仰的崇拜,扶余可是完全不同。
他是那庙内供奉的雕像的弟子!这可就不一样了。
静心寺供奉的是十八罗汉,而济公长老正是罗汉之首,降龙罗汉。
他们再怎么朝拜,也和供奉上的十八尊金身搭不上关系,而扶余可是亲传弟子,这是天差地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活佛小济公:女施主请自重!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活佛小济公:女施主请自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