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这天起,陛下卧病在床不允许外人探望,下令由丞相戚阅与督公萧邺代为处理政务。
天雍帝之前隔着门骂大理寺卿的时候萧邺还没回京,肯定不会是受到了胁迫,加上有戚相这个“忠臣代表”在,某些怀疑刚刚出现就被打消了。
一连五日,戚玥和萧邺白天进宫折磨迟延芎,傍晚出宫回丞相府甜甜蜜蜜。
无一人察觉异常。
并且,随着两人在外露面时越来越沉重疲惫的神态,天雍帝病危的消息也传遍了京城。
一时间,风起云涌,暗潮涌动,年仅五岁的十二皇子一跃成了最有希望继位的皇子,吸引了众多目光。
然而就在这时候,一封罪己诏毫无预兆的颁布,将京城这沉闷的油锅炸出了花。
在位二十余年的天雍帝,在罪己诏中坦白了自己曾残害手足、谋害忠良的行为,坦言自己如今重病缠身无法拜祭,恳请上天宽恕。
这些年,迟延芎谋害的忠臣良将何止安国公一家,只不过一直没有抓到安国公府的把柄,于是干脆联合三家狗腿灭了满门。
三家灭门案原本已经告一段落。
百姓认定凶手是三皇子,朝中的老油条虽然没一个当真,但此案一日没有重查,迟允便一日是凶手,即使死后,也是耻辱墙上杀人狂魔丧心病狂的被废皇子。
三家害戚是传言,皇帝灭臣是事实。
罪己诏一出,耻辱墙上又将多一个天雍帝。
朝臣坐不住急哄哄的进了宫,却在殿外看到了等候多时的戚玥,和沉着脸的几位皇室宗亲。
这一批大臣中,一些是早早看透天雍帝本质倒向萧邺的人,进宫只是为了合群,实际上个个恨不得留在府里放烟花。
但除了他们以外,还有些是从天雍帝夺嫡时便出谋划策,甚至在谋害先太子一事中掺和过的人,他们和宗亲一样,恨不得那封把罪己诏塞回天雍帝脑子里。
陆陆续续的问好后,有人按耐不住问:“戚大人,陛下如今是怎么回事?”
他们更想问陛下是不是疯了?这封罪己诏下了有什么好处?总不能是黑心了一辈子的人突然向善了吧?
戚玥将他们的神态尽收眼底,心头感叹萧邺的人还挺会演。
“罪己诏是陛下亲口所言。”
她语气沉重,面色恍惚,“自从大皇子出事后,陛下不仅百病丛生,还整日整夜反复做噩梦,他自觉罪恶深重不得宽恕,于是便有了这封罪己诏。”
众人面面相觑:这话意思是,陛下亏心事做多了遭报应了?
“陛下为何不见我们?”
一宗亲沉声问,质疑的眼神死死的盯着戚玥。
“说起来,戚相你之前不也身患顽疾么?如今的脸色,看起来倒比重伤前还好了?”
“是陛下的赐的药,”戚玥幽幽的叹了口气,神色难辨。
“陛下自言一直忌惮怀疑我,作为弥补,将能治愈顽疾的药赐给了我。”
?什么意思?陛下手中有能治戚相的药但故意藏起来了?
众臣又是心头一跳:怪不得戚相脸色如此古怪。
虽说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但戚相为了陛下可谓殚心竭虑忠心耿耿,谁知陛下却还是忌惮打压,只想让他早死......戚相估摸也心寒了吧。
他们这陛下不做人的事迹再添一例。
投靠萧邺的臣子暗中吃瓜吃的飞起,一边听一边骂天雍帝。
戚玥目光扫过,垂眸,眼中满是笑意:
事实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罪己诏还不够,宫中的这些事也要传播出去,让百姓让天下都知晓才行。
“信口雌黄!”
领头的宗亲一甩衣袖,厉声呵斥。
“我看恐怕是你控制了陛下,祸害朝政,借机生事,泼陛下污名才是!”
这脸皮厚的......
别说吃瓜臣子,就是天雍帝的“自己臣”都觉得亏心,罪己诏一事有没有古怪不知道,但他们这位陛下的污名,还真不需要泼。
但想归想,为今之计也只有配合宗亲的意思,将此事推到戚阅身上,那封罪己诏必须有内情!
宗亲和大臣达成共识,对戚玥发难。
“戚阅!你囚禁陛下祸害朝政,歪曲旨意大逆不道!”
“你说陛下一直将自己关在殿内,我看不会是被你所害了吧?”
“奸相!你的阴谋诡计已被我们识破,还不束手就擒!”
“这戚阅也姓戚,莫非是戚家遗孤,因仇恨陛下故意算计了这一番谋逆之事?”
众人顿时眼睛一亮。
对啊,这番说辞理有据有因有果,简直是此事最好的“真相”!
更有甚者打起了算盘:最好是把三家灭门惨案和大皇子惨死一并栽到戚阅头上,三皇子便是清白的。
至于意图谋反......三皇子不过是发现宫中有异,意图为君分忧罢了。
清君侧的事,怎么能叫谋反呢?
喜欢快穿之换男主后每天都是甜蜜蜜!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快穿之换男主后每天都是甜蜜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