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番一战之后,张轩对襄阳城建设也提出要求了。比如将岘山上建立一座小城,俯视襄阳城。如此等等,本来就很是坚固的城池,在修缮增补之后,就更难对付了。
而且襄阳城守将是高士衡。
高某人是明朝守卫郧阳的功臣,在李自成在襄阳的时候,郧阳与襄阳遥遥相望,李自成围攻五次,都无功而返,可见高士衡守城技术的高超。高士衡麾下,还有王光恩等大将之才。
守住襄阳城虽然有压力,却并非做不到的。
清军郑亲王,济尔哈朗自然是撞了一个头破血流。
但是他们也不是吃素的,故而在初次失败之后,立即更改计划,将一句拿下襄阳的幻想打消,开始打消耗战。将目标缩小为樊城。
清军放弃一口气吃一个大胖子,仅仅将目标放在樊城之上,樊城的局面顿时变得艰难起来。
首先是火炮的增多,清军的火炮数量根本不在少数。对樊城城墙的威胁相当之大。樊城城墙毕竟是新修建的城墙,比起襄阳要差得多。夏军自然想要救助樊城。
不过清军在河岸上架跑了。
夏军凡是想要支援樊城的,都被火炮轰击之下,纷纷退却,甚至有炮弹,从樊城到汉水,只有短短几百步的距离,这一段距离还是防止下大雨,水位上涨的原因。
但是当初设计这一座城池的人,万万没有想到,这短短的几百步,就成为一段死亡距离。
因为在两侧火炮轰击之下,想增援樊城人力物力,是一场消耗极其大的事情。但是同时夏军水师也从江面之上发炮轰击清军,想要压制清军的火力,但是终究没有成效。
毕竟长江水师主力在安庆九江长江段。而不在汉水之中。在汉水之中的所谓水师,不过是长江水师一支偏师而已。没有什么大船,这样安排也是纯粹欺负清军没有水师。
没有大船,也就没有大炮了。自然不能解樊城之围。
济尔哈朗咬着牙关围死了樊城。
高士衡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派人增援江北。支援江北的是王光泰。在襄阳城军中,也算是除却兄长王光恩之外的二号人物。
但是王光泰与济尔哈朗相比,还是欠了火候。
于是乎,张轩还没有到襄阳的时候,就接到一场大败的消息,犹如一个下马威一样。
喜欢明末求生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明末求生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