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见衢州城门大开,张先壁带着大队人马,蜂拥而进。立即控制了衢州府城要害地带,一群士绅带着一副欢天喜地的欢迎张先壁。
清军对江南的控制,总体来说还是相当薄弱的。在很多地方,都是降官维持秩序而已,顺便收税,大军没有入驻,或者说很少入驻,毕竟清军看上去很多,但是真要一城一地都控制的严密,需要太多的兵力。
而衢州府就是这样的,根本没有多少清兵,连汉军都没有。
在南京失陷之后,这里根本就是望风送款。也是这些当地士绅大族主导的。他们担心清军大开杀戒。
但是清军在江南时间长了,民间又生出别的心思了。
说实话,大夏在南方的根基也是相当浅薄的,故而很少有人对大夏忠心耿耿的,看势头不对,投降也是自然而然的。并没有多少心理负担。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清军要剃头。
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他们对夏朝可能不维护,但是对孔孟道统,却不可能不维护。故而在确定清军的剃发政策之后,江南内部的反抗势力就在酝酿了,也是因为清军现在还没有推行。仅仅是挂在口头上,毕竟任何政策推行都需要时间的。
即便是剃发政策,在顺治年间,也是城中居住剃发,乡间居住不剃发。到了康熙年间这样的事情还有,等明代的遗老遗少都死光了。才渐渐少了。
所以他们一边游说,一边暗地准备。
就比如这一次张先壁攻衢州府。
如果衢州府城中一心一意向着清廷,张先壁想攻下来,也要大费周章。根本不可能这样轻轻松松的拿下来。似乎清军的举动,硬生生的为大夏增添了不少忠臣孝子。
只是他们终于的却不是大夏,却是道统。
也是有这些士绅的配合,仅仅打了一日,就开城投降了。
张先壁有用得着他们的地方,自然是好言好语相待。一时间宾主尽欢,其乐融融,衢州府士绅表示,愿意劳军,不仅仅是将不少粮食送进军中,还在衢州府之中收录了不少新兵。
可以说张先壁所过之处,都是纷纷响应。张先壁还没有见过夏军被这样欢迎过的。
只是,金华局势危机,从前线得到的情报,只知道李成栋在猛攻金华,似乎金华西城墙就破开缺口了,张先壁不知道金华能支撑多久,不能久留,几乎前脚到了衢州府,后脚就准备继续东进。
喜欢明末求生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明末求生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