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何腾蛟问道。
“唐王。”马士英说道。
“宗室亲王?”何腾蛟皱起眉头说道。
大明限制藩王干政,早已成为惯例了。马士英安排亲王留守,让何腾蛟下意思的表示反对。
随即他细细想来,对唐王,他还是很了解的,他当过南阳知县,与唐王有过一段交往。
也知道唐王不是宗室之中的酒囊饭袋。从某种情况情况来说,他过的比寻常百姓还苦。
他从小爷爷就想将他父亲的继承权剥夺,传给他叔叔,对他父亲百般加害。唐王从小跟着父亲在凤阳高墙之中长大,可以说艰难困苦之极。
他二十八岁都没有请名,也就是没有上黄册。
后来,他父亲死的不明不白,这才引起文官注意,其中就有何腾蛟,给老唐王施加压力。才为给他请名。确定的嫡孙名分。
当老唐王死了之后。他继承了唐王之位。
他因为非同一般的幼年经历,让他有与别的藩王不一样的想法。
他想建功立业,随即他又被他这个想法付出了代价。
在崇祯七年流寇入河南,唐王请增护卫。被崇祯拒绝。 崇祯九年,清军入关,崇祯下令勤王。唐王领兵三千勤王。被崇祯下凤阳高墙。
他又回到了这里。
当他放出来的时候,已经四十岁了,还没有娶妻生子。在其他藩王之中,几乎是不敢想象的。
也是因为这样的情况,养成唐王不一样的性格,读书广博之极。绝非不学无术之辈。
而且,从某种情况之中,亲王留守,也符合朝廷体制。
而且一藩王而已,死了也就死了,不影响朝廷正常运转。
就在两人沉吟不说话,似乎在思索这一件事情,合适不合适的时候。
弘光才不管那么多,说道:“既然马先生觉得皇叔可以,那就让皇叔作为武昌留守吧。”
“先说说如果撤离吗?”
“怎么走?”
弘光一锤定音,马士英与何腾蛟对视一眼,似乎唐王是一个可以凑活的选择。
而且既然弘光开口了,他们也不好驳了弘光的面子。
就将话题转移到了如何从武昌移驾到长沙的。
跟随弘光走的人,并不会仅仅是一个人,在武昌好不容易搭建起的文武百官的班子,自然要跟着弘光南下。
这样一来,南迁是一个不小工程。
不好好安排一下,怎么能行吗?
只是他们他们还没有商量出结果的时候,就听到了辽国公府传来消息,左良玉咽气了。
“立即封锁消息。”马士英立即传令下去,说道:“务必不能走漏任何消息,在外面就说,左良玉留守武昌。”
喜欢明末求生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明末求生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