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个人素养方面,老谭可谓是颇具文化底蕴,无论是言谈举止还是知识储备都展现出一种儒雅之气;反观老徐,则显得相对欠缺一些文化修养。尽管如此,两人在工作与生活中的相处还算和谐融洽。
老谭每年都会定期给远在广东老家的亲人,寄去好几封饱含思念之情的家书。这些信件无一例外都是交由我帮忙投递的。信封上收件人的地址清清楚楚地写着:广东省花山县东方公社东方八队。至于具体的收信人名嘛,好像是他的嫂子,但很可惜,时间一久,我竟然把她的名字给忘记啦!
老谭还有一支做工极为精巧别致的钢笔,那笔尖犹如灵动的舞者,随时准备在纸面上翩翩起舞。
记得有一天,他突然对我说道:“要不你去外面买支价格只需几毛钱的笔吧,只要能够正常书写就成,然后咱俩互相交换一下使用如何?”
当时,我一听这话就连忙摆手说道:“那怎么能行呢?这不成了我占你的便宜啦!”
只见他微微一笑,轻声回应道:“我还就乐意让你占便宜呢。”
听到这里,我更是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连声说道:“不行不行,绝对不行!”
本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谁曾想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竟然再次提起了这个话题,并且一脸诚恳地看着我说:“我可是认真的哦,真不是跟你开玩笑。”
“你想想看,这支笔到了我这儿啊,一年到头都用不了几回,基本上都是闲置着。可要是到了你手里呀,肯定能派上大用场,发挥出它真正的价值来呢。”
听他这么一说,我心里不禁有些动摇,但还是觉得不太好意思接受。最后实在拗不过他的坚持,我只好按照他的要求去文具店买了一支售价仅八毛钱的普通笔回来和他交换。
就这样,我满心欢喜地拥有了那支蓝色带盒子的高级钢笔。然而可惜的是,没过多久,可能是由于我自己太过粗心大意吧,这支珍贵的钢笔竟然被我给弄丢了!
发现钢笔不见后,我心里那个懊悔呀,简直无法形容。一方面是心疼那么好的一支笔就这么没了,另一方面也是担心老谭知道后会责怪我。所以犹豫再三,最终我还是决定先不把这件事情告诉他,免得惹他不高兴。
我生平第一次见到香肠这种食物,第一次品尝到它的美味,则要归功于老徐亲手制作的香肠。
记得当时,老徐将香肠精心烹制熟透之后,便把它们悬挂在了窗户外面。经过一段时间的风吹日晒,这些香肠逐渐被风干。待时机成熟,老徐取下其中两段赠予我。
我满心欢喜地将这珍贵的香肠带回家,并递到了母亲手中。母亲接过香肠后轻轻咬下一口,刹那间,她的脸上绽放出惊喜与满足的笑容,口中还不住地夸赞道:“这味道真是好啊!太好吃啦,你看看人家这手艺!”
随着彼此相处的时光日益增长,我慢慢了解到一些关于老谭的过往经历。原来,他曾在公安局工作过,但除此之外,他并没有过多提及其他事情。出于礼貌和尊重,我自然也不好冒昧追问。
老谭还有个宝贝——一台无线电收音机。每天,他都对收听小说情有独钟。犹记得某一天,我正在家中兴致勃勃地聆听着收音机里播放的精彩故事,然而,故事正讲到关键情节时,收音机却突然出了故障。心急如焚的我毫不犹豫地撒开双腿,朝着老谭家飞奔而去,身后紧跟着一群同样焦急万分的弟弟们。
另外,我和洪吉平一起抄写谱曲的时候,通常会选择到老谭家里。每当这时,老谭和老徐都是去生产队上工。他们十分信任我们,总是提前将家门钥匙放置在某个固定的位置。于是,我和洪吉平只需找到钥匙并轻轻打开房门,便能安心地在屋内专注工作。可以说,老谭和老徐以这样一种特别的方式,默默地为文艺队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每当我看到他们时,脑海里便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他们所经历过的种种遭遇。这不仅让我对他们的人生轨迹感到唏嘘不已,更是深深地触动到了内心深处那根柔软的心弦。尤其是当我想到他们至今仍然保持着单身状态,心中不禁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感慨。
他们的生活其实还算过得去,虽然谈不上大富大贵,但起码能够自给自足。然而,唯一令人遗憾的是,他们膝下无子无女,身后无人继承香火。如此一来,谁也无法预料他们的未来究竟会走向何方。或许,最终等待他们的将是一个无比凄凉悲惨的结局——以自杀这种极端方式来结束自己孤独而又无望的一生。
包产到户政策实施后,像老谭和老徐这类对农事并不精通而且体力不济的人,发现自己根本无法胜任种田这项工作。面对这种情况,他们别无他法,只能纷纷选择回到自己的故乡。
老徐怀揣着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改变命运的决心,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归乡之路。然后又折返回来,向村里讨要多年前欠下的债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酒话供销情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酒话供销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