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霄天君虽有些疑惑,却并未流露出惊讶,平静问道:“你们是何人?”
或许因为长期身居高位,即便海玄感觉得出他气度平和,仍觉得声音里带着几分天然的威仪,甚至隐约听到耳边传来一丝风雷激荡。
他的脑中,嗡的一声,仿佛已是看到了一幅混沌初开、乾坤始奠的画面,无边无际的黑暗里炸开的第一缕微光,化作日月星辰,迸发的雷电与烈火反复贯穿天地,看得他心神摇曳。
似乎任何想抵抗这股力量的人,都会灰飞烟灭。
好强。
海玄现在与这位化神大能相距不到十米,感受自然远比当初在观礼区远看他时深刻。
这股压迫感比当初见到问玄真人更甚,海玄很确定,若是正面对决,九霄天君就是他目前见过的最强的化神。
对于这位玄霄门掌门,根本无需更多打探,他的基本信息在修行界广泛流传。
九霄天君,本名张逸,除了大阁老,他便是现今大陆上最年长的化神,已有八百多岁。
据说九霄天君元婴期道号为紫霄真君,同一辈还有数个以“霄”为道号的元婴修士,但后来成为化神的只有他一人,在同辈皆逝去,仅他成为化神后,便改号为“九霄”,在担任掌门百余年、名满天下后,被人尊为“天君”。
“晚辈海玄。”
“晚辈慕容璎珞。”
两人先后报上姓名,接着海玄补充道:“我二人乃九仪阁弟子,在太玄山中遇险,无意间寻路至此,扰了前辈清净,还望恕罪。”
他省略了被南宫家追杀、然后攀瀑上山的过程,只含糊地以“遇险寻路”带过,毕竟那经历太过离奇,解释起来也颇费周章。
九霄天君闻言,目光在两人身上转了一圈,在海玄苍白的脸色和慕容璎珞略显虚浮的气息上稍作停留。
出乎二人意料的是,他并未追问二人是如何“寻路”到这太玄山深处的道观来的,只是点点头,语气淡然:“大阁老关门弟子。”
不等海玄二人反应,他就已经把目光转向了眼前的香炉,接着道:
“此地乃玄武天君昔年潜修之洞府,天君飞升后,后人感念其德,便改建为道观,供奉至今。”
“太玄山深处,气候严酷,亦有法阵、异兽盘踞。二位小友状态欠佳,又不是玄霄门中人,过度赶路,风险不小。可在此暂歇一日,待明日恢复后再下山。”
海玄与慕容璎珞对视了一眼,九霄天君这话语气波澜不惊,是真为他们好,还是单纯希望他们别再乱逛……二人此刻都听不出来。
“多谢前辈体谅。”海玄躬身行礼。
“无妨。”九霄天君转过身,看了一眼院内一侧的石壁,“贫道尚有俗务,二位自便。”
说罢,他便踱步走出庭院,身影很快消失在一道侧门之后。
自始至终,他的所有动作,都表现得仿佛只是个恰好在此处清修的老道士。
“九霄天君怎么会在这儿?”慕容璎珞还在震惊中没缓过来,忍不住凑近海玄,在他耳边轻声问道,“这也太巧了。”
海玄应了一声,若他先前没见过,恐怕此刻反应也和慕容璎珞差不多。
至于慕容璎珞的问题……海玄目光转向方才九霄天君注目之处。
那面石壁与周围光滑墙壁不同,密密麻麻地刻满了文字,字迹工整。
石壁顶端,刻着六个大字——“玄武传承名录”。
“传承名录?”慕容璎珞注意到海玄神色,好奇地凑上前去。
海玄也跟了过去,目光迅速扫过石壁上的内容。只见上面记录着一个个名字,每一行都是两个名字并列,后面跟着简单的年代标注。
“宋甲,李道玄。承于……年。”
“周敬之,吴启。承于……年。”
名字不断向下延伸,记录了两千年来的一代代传承者。
“玄武传承……”慕容璎珞轻声念着,“师弟,你说这玄武传承,是不是我们之前看到的那个……龟蛇所化的功法?”
海玄点点头,这几乎是唯一的解释。
玄武天君飞升,肚肠化作龟蛇作乱,被玄霄门降服后化作了两卷天阶上品功法,而此地既是玄武天君洞府,这石壁上记载的,十有八九便是历代修习了那两卷功法的玄霄门弟子名录。
每代两个人,正好对应了龟、蛇两部功法。
两人目光继续向下,寻找着最近的记录。石壁最下方,刻着一行字:
“朱狂澜,张之焱。承于……年。”
这是三百年前的事。
“居然已经三百年没有新的弟子接受传承了?”慕容璎珞惊讶道。
三百年,足够熬死一个金丹了。
这上面最后接受传承的朱狂澜、张之焱二人,都未必还活着。
“或许是要求很高?从每一代都是两个人来看,可能只有找到一对合适的人,才能接受传承。”
海玄刚做出猜测,但马上就进行了自我否定。
“不对,过去平均下来,大概每几十年就有人传承一代,频率相当稳定,如果只是单纯要求高,没道理过去的人能行,三百年内的人就不行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双修夜,天书说它附错身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双修夜,天书说它附错身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