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现在的这个状态很吓人。
四岁的孩子正是说话最多的时候,她总是不说话。
这习惯可不好,最好的治疗方式就是带着她出去走,去见识。
余令找了一个篓子,不大不小,闷闷刚好可以坐在里面。
穷人的孩子果然早当家,小肥用驴子吃的草料搓了两根草绳。
开始的时候余令就在门口转,宅子周围转。
等周围混熟了以后,余令和小肥就轮换班带着她走更远的地方。
等到了五月,余令和小肥已经能够自主的前往屋舍和铺子之间。
三条街道而已,并不算太远的路程。
“少东家,今日又来了,是来监督我们的么?”
余令朝着铺子里的跑腿魏十三笑了笑没说话。
这人的情况余大伯讲过,他在家里排老幺,上头还有十二个兄弟姐妹。
可这十二个兄弟姐妹被他爹卖了九个。
这九个人里面有七个是他的姐姐。
他排行十三,就叫魏十三。
是掌柜张有为拉进铺子里来的。
掌柜张有为踢了魏十三一脚,陪着笑道:
“少东家,这小子耍嘴皮子习惯了,你就别跟他一般见识!”
不是掌柜张有为刻意的在讨好余令。
作为京城见过世面的人,又是铺子里的掌柜,干的就是察言观色的活。
这些年见识过不少人,可余令这样的他是真没见过。
他现在都有些怀疑余令就不是一个小孩子。
这孩子太镇定了,看人的眼神就不像是一个孩子该有的眼神。
镇定,有神,带着不符合年龄的通透。
仿佛就真的是一个少东家。
余令闻言笑了笑,揉着酸痛的肩膀淡淡道:
“监督自然是要监督的,今后这都是我妹子的东西,我为何不看呢!”
掌柜张有为闻言一愣。
他又觉得自己想多了,这孩子若真是通透,也就不会如此说话了。
这么直,听起来怪伤人的!
见少东家在看着自己,掌柜张有为赶紧道:
“少东家要不要看看账本?”
“看看就看看!”
掌柜张有为又是一愣,不光是他有点愣,铺子里所有人都觉得今日这事有意思。
看账本,这个年纪看的懂么?
掌柜张有为笑了,他真的把账本拿了出来。
余令早都想看看这些东西了。
不是为了查账,而是为了学一点,免得今后临时抱佛脚,可能还抱不上。
打开账簿一看,余令觉得自己像个傻子。
上面有不认识的字就不说了,看懂四个能理解个大概。
可这记账方式?
余令觉得这根本就不是记账,而是一本很有深度的论文。
问题还是两本,一本文字多,一本文字少。
余令轻轻叹了口气。
掌柜张有为见余令老气横秋的一声长叹,不由得觉得格外有意思。
就算这孩子聪慧,可说到底还是一个孩子啊。
“我能带回去看么?”
掌柜张有为笑着摇了摇头,宠溺地刮了刮余令的鼻子,直言道:
“账本就是我的命,这东西不能离开铺子!”
“唉~~~”
见少东家叹气,掌柜张有为笑道:
“今年的不行,不过去年的么倒是可以,少东家若是想看,我去取来。”
“想!”
余令从铺子离开的时候多了两本厚厚的账本。
望着余令离开,魏十三和几个伙计笑了笑,笑容里多了些许的玩味。
“这是我叔吃饭的本事,一个小子若是看懂了,那这天下的铺子还用请什么掌柜,是个人都能行!”
掌柜张有为见魏十三又开始多嘴,忍不住又给了他一脚。
余令回去后就开始研究账本。
每日必出门的他也不出门了,就算出去,也最多出去半个时辰。
带着闷闷和附近的几个小孩玩一会儿就回来。
有点像遛娃。
余员外回来了一趟,铺子里面发生的事情他自然是知道了。
见余令正在“发奋”,他忍不住笑了笑。
“来福,掌柜张有为是山西人,他们那里多富商,自有一套记账之法,源自什么唐朝的四柱清册……”
“知道了!”
见余令头也不抬,余员外笑着离开。
他认为这是余令的一时兴起。
俗话不是讲了么,新造茅坑三日香,兴奋劲过去了就好了。
这样过了五日,余令已经把账本翻了六遍。
他已经渐渐有了明悟,终于搞懂了账簿为什么会有两本了。
一种是无格文簿。
它的字多,是因为在收入事项在账中偏高书写,支出事项则偏低书写。
月结时,按照四柱的格式分列收、支合计数和本期结余之数。
另一本是印格文簿。
它是按照账目记录来记录的,有固定的格式。
双轨红线横贯账本每页的中间,作为上下账的记录分界。
月结、年结数据亦采用四柱格式,居中摆平,以便突出总数的地位,方便查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哈哈哈,大明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哈哈哈,大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