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实验室的警报响起。苏棠的影像开始不稳定:“他们来了!阿深,快逃!带着证据……”画面中断前,她的眼神终于恢复了一丝温柔。
林深挣断束缚,在实验室里找到一个加密硬盘。当他冲出去时,发现外面已经被全副武装的人包围。为首的男人摘下墨镜,竟是他“好友”兼同事——那个帮他制作苏棠AI的程序员。
“好久不见,夜莺。”男人举起枪,“你的游戏该结束了。”
第四章:数据牢笼的真相
林深在枪林弹雨中奔跑,加密硬盘在怀中发烫。他终于明白,自己一直活在精心编织的谎言里。那个善良的程序员形象,不过是他为了逃避罪行创造的虚拟人格。
而苏棠,确实是他的未婚妻,也是唯一试图揭露他罪行的人。五年前,她发现了“夜莺”组织的秘密,却被他亲手送进了脑机接口实验室。在那里,她的意识被提取,一部分做成了供富豪把玩的“数字宠物”,另一部分则被他改造成了虚拟恋人AI。
“我到底做了什么……”林深躲在废弃工厂里,泪水模糊了视线。硬盘里的证据,不仅有“夜莺”组织的犯罪记录,还有他自己的罪证。
这时,苏棠的AI再次出现。这次,她的眼神充满悲悯:“阿深,这不是真正的你。你还有机会赎罪。”
林深握紧硬盘:“告诉我,该怎么做?”
“把证据公开,然后去自首。”苏棠说,“我知道你内心深处还有良知,那个爱着我的林深,从未真正消失。”
就在这时,追捕者包围了工厂。林深高举双手走出,将硬盘交给警方。在被押上警车的那一刻,他最后看了一眼苏棠的影像——她微笑着,仿佛回到了最初相遇的那个夏天。
法庭上,林深如实供述了所有罪行。而苏棠的意识体,被转移到一个安全的数据库中,等待着科技发展到能够真正复活她的那一天。
多年后,当人们提起“夜莺”案件,总会感叹人性的复杂与救赎的可能。而在某个加密云端,苏棠的意识依然在等待,等待着与那个真正的林深,再次相遇。
,从未停止。它既是罪恶的见证,也是希望的象征,提醒着人们:即使在最深的黑暗中,也总有一束光,指引着灵魂走向救赎。
第五章:暗网余烬
林深被羁押的第三十七天,看守所的铁皮柜里突然出现了一个未署名的包裹。泛黄的牛皮纸袋里装着半截破碎的U盘,边缘焦黑,残留着灼烧的痕迹。当狱警将它转交给负责此案的刑警陈默时,金属探测仪突然发出刺耳的蜂鸣——U盘内部竟嵌着一枚微型追踪器。
"有人想让我们看到这个。"陈默用镊子夹起U盘,透过显微镜,他发现盘体表面刻着细密的摩斯密码,破译后是一串坐标,指向城郊的废弃冷库。
冷库内的景象令人毛骨悚然。地面凝结着暗红色的冰碴,数十个冷藏柜整齐排列,柜门内侧用红漆画满扭曲的眼睛。当陈默打开其中一个柜门时,腐臭的气息扑面而来,一具穿着白大褂的女尸蜷缩在角落里,手腕处有明显的脑机接口植入疤痕。
"苏棠?"随行的法医愣住了,"但DNA检测显示,她早在五年前就已经......"
陈默的目光落在女尸紧攥的拳头上,掰开僵硬的手指,露出半张照片。照片上年轻的苏棠依偎在林深肩头,背后的日期显示为失踪前三天。而在照片背面,用血写着:"他们复制了我,不止一次"。
与此同时,在监狱医疗室,林深突然陷入深度昏迷。他的瞳孔呈现诡异的机械震颤,心电监护仪的波形竟开始呈现出代码般的规律波动。值班医生紧急联系了神经科专家,却发现他的大脑皮层活跃度远超常人,就像正在运行着复杂的程序。
"这不是自然昏迷。"专家摘下听诊器,"他的脑电波频率与我们监测到的'夜莺'组织暗网信号完全一致。"
深夜,陈默的手机收到匿名邮件,附件是段加密视频。画面中,戴着黑色面具的人正在操作巨型服务器,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意识数据中,赫然出现了苏棠的人格代码。当镜头拉近,面具人的手腕内侧露出一道月牙形疤痕——与林深右腕的胎记位置完全重合。
"事情没这么简单。"陈默将视频投影在白板上,"如果林深真的是'夜莺',为什么要主动自首?又为什么有人要销毁苏棠存在的证据?"
他突然想起审讯时林深的异常反应——每当提到"数字灵魂"的交易细节,对方的眼神都会变得空洞,仿佛被某种力量接管。陈默调出林深被捕前的通话记录,发现他在前往实验室的路上,曾拨打过一个境外号码,通话时长仅为0.3秒。
"这不是普通通话。"技术科同事放大声波图谱,"0.3秒内传输了超过10GB的数据,是脑机接口特有的意识同步频率。"
当陈默再次提审林深时,对方正安静地盯着墙壁,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微笑。"他们来了。"林深突然开口,声音低沉得不像本人,"那些藏在数据深处的眼睛,比你想象的更接近真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颐和园的张夫人的新书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颐和园的张夫人的新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