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讯室里,老李面如死灰:"我...我也是被逼的。他们说要是不从,就把我妻儿..."他突然剧烈咳嗽,嘴角渗出黑血,"你们以为抓住几个小喽啰就够了?真正的大鱼...在..."话未说完,便没了气息。
周明远擦去溅在脸上的血迹,盯着桌上的地图。这次敌人显然吸取了教训,所有线索都断得干干净净。但他注意到地图边缘用铅笔写着"37.2-110.5"——正是废弃煤矿的坐标。
当他们赶到煤矿时,矿洞深处传来机器运转的轰鸣声。顺着昏暗的矿道前行,一座临时搭建的地下工厂赫然出现。流水线上,工人们正在组装微型炸弹,墙上的标语写着"无声的毁灭,从信任开始"。
"原来他们在这里制造便于隐藏的炸弹。"林秋瓷拿起一枚纽扣大小的炸弹,"可以藏在文具、茶杯里,防不胜防。"
突然,矿洞深处传来爆炸声。周明远拽着林秋瓷就地翻滚,碎石如雨般落下。烟尘中,一个熟悉的身影缓缓走出——是本该死去的灰衣人!他脸上缠着绷带,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周明远,没想到吧?上次不过是金蝉脱壳。"
灰衣人按下遥控器,矿洞顶部的炸药开始倒计时。他狞笑着说:"这些炸弹用的是新型引爆装置,除非同时切断所有线路,否则..."他的话被周明远的枪声打断,子弹擦着他的肩膀飞过。
"强子,带人疏散工人!秋瓷,你找总电源!"周明远边射击边冲向灰衣人。两人在狭窄的矿道里展开追逐,灰衣人熟悉地形,不断设下陷阱。当周明远追到一处塌方区时,灰衣人突然消失了,只留下墙上用血写的字:"会议之日,便是延安末日"。
回到指挥部,周明远将收集到的炸弹碎片拼凑分析。在其中一块弹壳上,他发现了特殊的刻痕——与后勤部副部长办公室的镇纸纹路完全一致。那个曾被认定清白的副部长,很可能就是隐藏更深的"大鱼"。
会议当天,延安戒备森严。周明远带领保卫人员对会场进行了地毯式搜查,却一无所获。就在会议即将开始时,一名端茶的服务员引起了他的注意——那人走路时的步伐,与灰衣人如出一辙。
"站住!"周明远拦住服务员。对方突然掀翻茶盘,银针如暴雨般射来。周明远侧身躲过,举枪射击。服务员倒地的瞬间,怀中掉出一枚微型遥控器。
"不好!"周明远冲向主席台,却见后勤部副部长正将钢笔插入会议桌的缝隙——那支钢笔,分明就是炸弹的触发装置。千钧一发之际,林秋瓷从旁扑来,将副部长撞倒在地。钢笔掉在地上,发出刺耳的蜂鸣声。
周明远眼疾手快,用匕首挑飞钢笔。钢笔在空中爆炸,巨大的气浪将众人掀翻。烟雾散尽后,副部长挣扎着爬起来,露出藏在袖中的夜枭袖扣:"周明远,你以为能阻止我们?夜枭的网络遍布延安,就算我死了,还会有更多人..."他的话被周明远冰冷的枪口打断。
"或许你们的网络庞大,但只要有一个人坚守信念,就永远不会被打败。"周明远扣动扳机。随着枪响,又一个夜枭成员倒下,但他知道,这场无声的战争远未结束。只要敌人还在觊觎延安,他和战友们就会像守护黎明的卫士,时刻警惕着每一丝暗潮的涌动。
第二十一章:迷雾再临
深秋的延安,寒风卷着枯叶掠过城墙。周明远站在城楼上,望着城外蜿蜒的山路,手中摩挲着新截获的密信。信纸边缘的夜枭暗纹虽已淡去,却仍像一道挥之不去的阴影。密信内容只有简短的两句话:“雪落无声,棋局重启”,而落款处的火漆印,正是半年前被摧毁的夜枭组织标记。
“明远,最新情报。”王强匆匆赶来,脸色凝重,“榆林到延安的商队中,有人携带大量硝酸钾,伪装成普通货物分批运送。”他展开地图,在几个村落处画了圈,“这些地方都曾是夜枭的联络点。”
林秋瓷抱着文件跟在身后,发丝被风吹得凌乱:“更奇怪的是,边区医院的麻醉剂库存莫名少了三分之一。结合之前的炸药原料,敌人很可能在研制新型毒气。”她递出一份化验报告,指尖微微发颤,“我们在城南小溪检测到微量化学残留,和三年前军统在华北使用的毒气成分相似。”
周明远的太阳穴突突直跳。夜枭组织沉寂数月,如今的每一个动作都透着危险的信号。他突然想起昨夜巡逻时的异常——东城门的守卫换岗记录显示,本该凌晨交接的哨兵,却在子时就被替换,而顶替者的笔迹,与陈德海的签名如出一辙。
深夜,周明远独自来到东城门。城楼下的阴影里,一个佝偻的身影正在墙角摸索。他屏息靠近,借着月光看清那人手中的物件——是一枚刻着夜枭图案的铜哨,与婚礼上神秘卖货郎的配饰一模一样。
“谁?”周明远举枪大喝。那人猛然转身,脸上的伤疤在月光下狰狞可怖——竟是被认为已经死在煤矿的灰衣人!他咧嘴一笑,铜哨发出尖锐的声响,四周瞬间涌出数十名蒙面人,手中的武器泛着幽蓝的冷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颐和园的张夫人的新书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颐和园的张夫人的新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