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月背低语
2047年12月15日,月球背面艾特肯盆地
“博士,您该休息了。”
周远明摘下全息眼镜,揉了揉干涩的眼眶。量子边界望远镜的主控舱内,十二块曲面屏正流淌着复杂的干涉条纹,宛如银河在玻璃上凝固。他的手指悬在虚拟键盘上方,全息投影在视网膜上留下淡蓝色的残影。
“还有最后一个参数校准。”他的声音带着金属舱内特有的嗡鸣,“等下要测试与墨子号的量子纠缠链路。”
年轻的助理张宁递来一杯热咖啡:“您已经连续工作三十小时了。”
周远明没有接咖啡,视线突然凝固在中央屏幕上。原本稳定的干涉条纹开始剧烈震荡,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搅动宇宙的琴弦。
“这不可能……”他瞳孔骤缩,“所有校准参数都是预设好的!”
警报声撕裂舱内的寂静。量子望远镜的镜面阵列突然自主调整角度,对准天鹅座方向。周远明扑向控制台,却发现所有操作权限都被锁定。
“系统被黑了?”张宁惊叫道。
“不,是量子隧穿效应!”周远明盯着数据流,“信号直接绕过了防火墙,来自……宇宙边缘!”
北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部
“确认信号源距离?”国防部长罗铮的声音从全息投影中传来,带着中南海特有的威严。
周远明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初步计算是137亿光年,几乎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同频。”
罗铮身后的参谋们倒吸冷气。137亿光年外的信号,意味着它诞生于宇宙大爆炸后不久,甚至早于恒星形成期。
“内容呢?”罗铮问。
“加密协议从未见过。”周远明调出频谱分析图,“载波频率在太赫兹波段,编码方式类似DNA双螺旋结构。”
会议室陷入死寂。人类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机花了三小时才破解前三个字节——这已经比传统算法快了十万倍。
“翻译结果?”罗铮的语气不容置疑。
周远明深吸一口气:“第一个词是‘葬礼’,第二个词是‘光痕’,第三个词是……太阳。”
同步轨道,天帆一号太空电站
江晓宇站在300公里长的光伏阵列边缘,俯瞰着地球的蓝白弧线。作为天帆一号的首席工程师,他刚完成第108次氦-3核聚变试验。
“江工,月背传来紧急会议邀请。”AI助手的声音在耳畔响起。
全息投影中,周远明的脸显得异常憔悴:“我们收到了来自宇宙边缘的加密信号,需要你的量子纠缠算法支援。”
江晓宇皱眉:“天帆一号的主要任务是能源供给,量子通信属于备用系统。”
“这可能关系到人类存亡。”周远明压低声音,“信号中提到了太阳的坍缩。”
江晓宇的手指悬在全息键盘上,突然想起三年前的一次事故。当时天帆一号的粒子对撞实验意外触发量子涨落,导致地球电网瘫痪三天。
“我需要你的量子纠缠矩阵。”周远明说,“只有它能解析这种超距通信。”
江晓宇沉默片刻:“给我三十分钟。”
月球背面,量子望远镜主控舱
“江工的矩阵已经接入。”张宁报告。
周远明启动量子解密程序,十二块屏幕同时亮起金色光芒。加密数据流在三维空间中重组,形成漩涡状的光茧。
“这是……意识波?”江晓宇的全息投影浮现。
光茧突然爆裂,数以亿计的光子涌向舱壁。周远明本能地抬手遮挡,却发现光子穿透了他的手掌,在舱内投下流动的阴影。
“我是‘光痕’。”一个没有音色的声音在所有人脑海中炸响,“为恒星的葬礼而来。”
江晓宇的呼吸急促起来:“它在读取我们的脑电波!”
“你们的太阳,将在72小时后进入引力坍缩阶段。”光痕族的信息直接写入每个人的记忆皮层,“作为宇宙的守墓人,我们将见证它的消亡。”
周远明踉跄后退:“不可能!太阳还有50亿年寿命!”
“观测者效应。”光痕族的回应带着冰冷的逻辑,“你们的量子实验干扰了时空维度,加速了恒星演化。”
江晓宇突然想起三年前的粒子对撞事故,心脏狂跳:“天帆一号的实验……”
“没错。”光痕族的光子凝聚成镰刀状轮廓,“你们的文明将为这次傲慢付出代价。”
地球,联合国安理会紧急会议
“必须与光痕族谈判!”罗铮拍案而起,“人类需要时间启动恒星稳定计划。”
“稳定计划?”美国代表冷笑,“那需要消耗全球90%的能源储备!”
“总比灭亡好!”罗铮怒道。
俄罗斯代表转动手中的伏特加酒杯:“或许光痕族能提供解决方案。”
“它们要的是太阳的葬礼。”周远明的全息投影出现在会议厅中央,“根据它们的宇宙观,恒星坍缩是能量轮回的必要环节。”
“所以我们要牺牲太阳?”中国代表反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颐和园的张夫人的新书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颐和园的张夫人的新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