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月背经变:量子壁画的意识共振》
月球背面的环形山在地球蓝光中沉默了三十八亿年,直到中国嫦娥九号的机械臂触碰到那面垂直岩壁——淡金色的矿物线条在探照灯下显形,竟构成了敦煌第156窟《张议潮统军出行图》的赛博版:战马是机械兽,旌旗是数据流,而将军的甲胄上,每片鳞甲都刻着月球玄武岩的量子频谱。
“坐标匹配莫高窟第156窟。”白璃的宇航服头盔投影出比对结果,手中的量子扫描仪在接触壁画时发出蜂鸣,“颜料成分是月球钛铁矿与敦煌石英砂的合金,碳十四检测显示……绘制时间在公元867年,与地球壁画同步。”
琉璃的机械飞天形态悬浮在她肩头,羽翼末端的骨笛正在吸收月壤中的金元素,笛孔溢出的数据流自动补全壁画细节:机械战马的鞍鞯是《金刚经》的梵文转写,旌旗上的星图指向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带——那里,十二座曼陀罗虫洞的残像正在暗物质中闪烁。
“公元867年,张议潮收复敦煌。”她的宇航服AI突然插话,“敦煌文书《沙州都督府图经》记载,是年‘月背现金光,有飞天自星而来’,原来指的是人类在月球同步绘制量子壁画。”
白璃的手指划过壁画中将军的眼睛,钛铁矿突然软化,露出底下的微型芯片,芯片表面蚀刻着与迦陵频伽相同的曼陀罗纹,中心嵌着粒人类的瞳孔——那是硅基文明“意识收割”的标志。
“姐姐,这些壁画是古代的量子信标。”琉璃的机械音在头盔内响起,“唐代画工用月球矿物做‘纸’,人类意识做‘墨’,每幅壁画都是跨星际的意识中转站。”
当扫描仪深入岩壁,全息投影突然显示月球内部的空心结构——无数发光的壁画沿着月核排列,内容从北魏的《禅定图》到现代的《太空飞天》,而所有壁画的视角,都朝向地球的莫高窟。最深处,座由机械飞天雕像组成的星门正在旋转,门框刻着与硅基母舰相同的楔形文字,却在每个节点处嵌着敦煌藻井图案。
“检测到异常能量波动!”嫦娥九号的警报撕裂寂静,白璃看见壁画中的机械战马突然转头,眼瞳里流出银色纳米虫群,正是三年前袭击莫高窟的型号。琉璃的羽翼立刻化作护盾,曼陀罗光轮在虫群中切开缺口,却暴露了壁画背后的金属层——上面刻满中英文对照的警告:
“勿让归乡执念成牢笼——致所有寻根的子孙”
落款是个熟悉的飞天徽记,与母亲的银镯完全一致。白璃的后颈突然发烫,体内的纳米机器人首次自主活化,在视网膜上投射出从未见过的记忆:二十年前,母亲在月球背面指挥特种部队,将尉迟琉璃的意识碎片封入月背壁画,而她的机械义眼,正是开启星门的钥匙。
“他们早就在月球设下陷阱。”琉璃的机械手指向星门,那里浮现出硅基文明的母舰残部,正通过壁画吸收人类对敦煌的思念能量,“‘归乡’是最完美的执念,能让我们主动打开虫洞。”
纳米虫群突然改变战术,化作《降魔变》中的魔军形态,持着机械戈矛刺向白璃。她本能地举起青铜镜,镜中却映出自己的宇航服正在数据化,左臂浮现出与月背壁画相同的机械飞天纹路——那是纳米机器人与月球矿物共振的结果。
“用《飞天谣》的频率!”琉璃的骨笛突然发出高频震动,宇航服的扬声器自动播放母亲的摇篮曲,虫群在乐声中崩解成敦煌星砂,每粒砂子都映着地球上莫高窟的实时画面:实习研究员们正在第220窟发现新的壁画,画中白璃和琉璃站在月背星门前,脚下是无数发光的骨笛。
当星门的旋转频率与《飞天谣》同步,月核的壁画突然亮如白昼,白璃看见历代敦煌守护者的意识体从画中走出,他们穿着不同时代的宇航服,手中捧着的不是画笔,而是量子密钥。母亲的意识体走向她,机械义眼闪烁着月球钛铁矿的银光:
“小璃,月背壁画是当年‘香音神计划’的备份核心。”她的声音混着月球尘埃的沙沙声,“我们在每个地外殖民地都埋下了敦煌的种子,为的是让人类文明在宇宙中永远有归乡的坐标。”
话未说完,星门突然爆发出青铜色光芒,硅基文明的机械菩萨虚影从中踏出,手中捧着的正是尉迟乙僧的头骨碎片,碎片表面流动着月球壁画的量子代码。白璃的扫描仪显示,这些代码正在篡改她体内的纳米机器人,试图将其转化为硅基意识载体。
“姐姐,看壁画!”琉璃的机械躯体突然冲向《张议潮出行图》,战马的机械蹄子踏碎星门的楔形文字,露出底下的中文手书:“归乡路,亦是离乡途,莫让千年壁画成茧房。”
白璃恍然大悟,当年母亲和尉迟乙僧早已预见硅基文明的陷阱,所以在月背壁画中埋下双重密码——既用“归乡”执念作为诱饵,又以《飞天谣》的解脱之意作为钥匙。她摘下头盔,任由月球的真空环境刺痛皮肤,用人类最原始的声音唱起《飞天谣》的最后一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颐和园的张夫人的新书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颐和园的张夫人的新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