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良媛坐在桌前,托腮沉思,绯婴端着一盘枣花酥走进来。
“绯婴,你说皇后之位,真的就那么重要吗?”
绯婴将枣花酥放在桌上,为她斟了一杯茶。
“主子,您何必纠结于这些呢?在这宫中,只要您得宠,还怕没有好日子过吗?”
阮良媛轻抿一口茶,目光落在远处。
“得宠又如何?若得不到皇后的认可,终究是难以立足。”
她手托香腮,沉思良久,终于拿定主意。
“绯婴,明日我们便去拜访其他妃嫔,可不能让人觉得我阮玉枝是个孤傲之人。”
她端坐在妆台前,手指轻轻抚过一件件物件,仔细斟酌着明日拜访所需的礼物。
“这红珊瑚手串倒是精致”,她拿起手串,在腕间比划着,“就它了。”
又摊开一张素笺,拿起毛笔,蘸墨写下各位娘娘的名字,而后依据她们的位分、脾性以及往日的作息习惯,为每个人量身定制了拜访时间。
既不会因时间紧凑而显得仓促无礼,也不会因间隔过长而让人觉得刻意疏远,每一个时间点都经过了她的深思熟虑。
诸事安排妥当,阮良媛还是觉得心中有些不踏实。
轻声唤来绯婴,神色关切地说道。
“明日这一遭,事关重大。
你去内务府走动走动,再找那些常与各宫打交道的小太监、宫女们聊聊,探听些关于各位娘娘的喜好、忌讳,还有近来她们宫中发生的琐事,越详细越好。”
第二日一早,阮良媛便带着宫人和礼物,按照名单顺序逐一拜访各位娘娘。
殷皇后早早起身,梳妆打扮妥当后,便坐在桌前等待各宫的嫔妃来请安。
阮良媛带着绯婴,站在殿外,等了许久,终于轮到自己,整理了一下衣裙,这才迈步走进殿内。
殷皇后端坐在主位上,看到她进来,便微笑着点了点头。
“阮良媛来了。”
“妾身参见皇后娘娘,愿娘娘千岁金安。”
殷皇后笑着虚扶一下。
“阮妹妹快起来吧,赐座。”
“谢皇后娘娘。”
阮良媛起身,在太监搬来的椅子上坐下,姿态端庄,举止得体,与皇后交谈间,言语恭敬又不失亲昵。
殷皇后对她的印象很好,觉得她是个知书达理、温柔可人的妹妹。
“阮妹妹入宫也有些时日了,可还习惯?”
“多谢娘娘关心,妾身一切都好。”
阮良媛微微一笑,表现出温顺乖巧的样子。
“这宫中虽大,但妾身住得也舒心。”
殷皇后点点头,又和她聊了几句,便让她退下了。
她起身行礼,缓缓退出大殿。
介于此次经历,她继续有条不紊地周旋于各宫妃嫔之间。
一整天都在各宫奔波,送礼、问候、闲聊,丝毫不觉得疲惫。
在每一宫停留的时间都不长,既不会让人感到敷衍,又能恰到好处地表达善意。
她很清楚,在宫中行走,需要把握好分寸。
太急躁会惹人厌烦,太冷淡又会被人遗忘,只有拿捏得当,才能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
日子一天天过去,不知不觉便到了月末。
这几日,阮良媛总觉得身体有些异样,时常感到困倦乏力,胃口也变得时好时坏。
起初她并未在意,只当是这段时间太过操劳所致。
可随着症状愈发明显,她心中隐隐有了猜测,却又不敢轻易确定。
便决定等过了这阵子再去看太医,毕竟如今风头正劲,若此时生病,难免会遭人非议。
这日,顾贵嫔与她在忘忧宫的香草园中散步,注意到她似乎有些疲惫之色。
“妹妹近日脸色不佳,可是身体有恙?”
阮良媛心中一惊,随即强装镇定。
“多谢姐姐关心,妾身身体无碍,只是这几日身子有些乏,许是歇息不够的缘故。”
顾贵嫔不置可否。
“妹妹在宫中,行事当以身体为重,若有不适,记得及时就医。”
“妾身谨记姐姐教诲,定当注意身体,不让姐姐担忧。”
她回到霜华阁后,便唤来绯婴,让她去太医院请一位医术高明的太医来。
过了许久,太医终于来了。
阮良媛屏退左右,让太医给自己把脉。
太医仔细把脉,脸色渐渐变得凝重,收回手,恭敬地跪下。
“恭喜良媛,您这是有喜了。”
她先是一惊,随即又平静下来。
“太医,你确定吗?”
“回禀良媛,老臣行医多年,从未出过差错。您的脉象平和有力,确实是喜脉无疑。”
“那这胎像……可稳?”
“良媛不必担忧,您的身体康健,只要好生调养,胎像自会平稳。”
阮良媛心中稍安。
她让绯婴送太医出去,然后坐在桌前,沉思良久。
未曾想到,自己仅承宠一次便有孕在身,若是不告知皇上,怕是无人会怀疑到头上。
她心中纷乱,清楚这个孩子会给她的地位带来多大的提升,但同时也会让她成为众矢之的。
她需要好好考虑一下,该如何处理这个孩子。
然而,在后宫之中,任何风吹草动都难以瞒过他人。
此时此刻,定已有人将消息透露给皇上。
她将手轻轻抚上小腹,心中百转千回。
“既然如此,那便顺其自然吧……”
果然,次日一早,阮良媛便接到了皇上的旨意,晋她为正五品容华。
除了内务府赏赐的一应珠宝衣料补品之外,还有套夹纱被。
她眼底划过一抹喜色,随即又恢复如常。
“绯婴,把赏赐都收好。”
绯婴将东西一一收进箱笼,又按照她的吩咐,赏了来传旨的小太监和内务府的人。
她坐在桌前,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心中盘算着该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变化。
喜欢延平宫史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延平宫史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