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选将近,各方势力皆在这微妙的氛围中悄然布局,宫墙高耸,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却也禁锢了无数女子的命运。
太监宫女们的身影愈发匆忙,脚步在石板路上敲打出紧张的节奏。
整理库房的宫人仔细清点着每一匹绫罗绸缎,暗自揣度这些华美的服饰将会披挂在哪位秀女的肩头,又将见证怎样的恩宠荣衰。
珍贵的瓷器、金银器在她们手中被擦拭得光芒潋滟,等待着新主人的到来。
平乐楼内,姐妹俩主动揽了去大厅帮工的活,一边忙碌,一边竖起耳朵,听着客人们关于大选的各种议论和传闻。
五月熏风轻柔地撩动着宫闱的帷幔,宫中正式降下旨意。
大选将在八月下旬正式举行,为期十日,全国年满十五至二十的良家女子,皆可参选。
若经过层层选拔进入殿选,即便最终未得封也可获赏一百两银。
往昔先帝在位之时,大选旨意皆于四月早早颁下。
今年的延迟使得京城的达官显贵们仿若热锅上的蚂蚁,怕再等三五年,自家精心培养的女儿错过时机。
此旨一出,无疑是心中大石落下。
虽说有部分家庭对女儿入宫之事满心不舍,毕竟那宫墙深似海。
然而,若能踏入殿选之门,即便最终未能中选,女儿的名字也会在京城之中如雷贯耳,如此一来,为其寻觅一门佳婿便轻而易举。
他们也只能这般无奈地自我慰藉。
李夕静和路浣英对视一眼,心中暗暗下定决心,向平乐楼里见多识广的老人们请教,了解到选秀要经历层层筛选。
先是海选,然后是初选、复选和终选,每一轮都有严格的考核标准。
李夕静不禁有些担忧。
“那这海选具体是考些什么?”
那老人笑着耐心解释。
“海选不是考试,是从良家子中挑选,符合年龄即可,你们要到负责此事的官府报名。他们会对参选女子的容貌、品德、才艺等方面进行初步考察,然后将优秀者登记造册上报。”
姐妹俩认真听着。
“初选则首先检查是否有残疾,同时评估五官是否端正、身材是否匀称等。”
“那复选和终选呢?”
老人喝了口茶。
“复选主要是考察才艺与仪态,能够进入这个阶段的女子,皆是百里挑一的佼佼者。需要在宫中女官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艺,还有在行走、站立、行礼等方面符合宫廷礼仪。
终选则是御前展示,由圣上亲封,不过咱们大昱尊崇孝道,太后娘娘的意见也是举足轻重。”
老妇人见她们姐妹二人听得认真,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初选和复选时宫中会专门提供食宿,秀女们就在宫里居住,淘汰的秀女可回家,若无意外,终选后入宫即可。”
李夕静听后沉思片刻。
“多谢婆婆指点,我们一定好好准备。”
一旁的路浣英也连忙道谢,心中对选秀的流程有了大致的了解。
老妇人笑着摆摆手。
“举手之劳,姑娘们莫要客气,既然想去,便要做好准备,宫中不比其他地方,进去后便没有回头路了。”
过些时日,京中客栈陆陆续续人满为患,城门口稽查更严,两人不由都庆幸她们来得早,有充足的时间准备。
随着选秀日子的临近,平乐楼内也多了几分紧张的氛围。
姐妹俩在后厨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宫内传出的消息。
八月下旬,大选正式开始。
姐妹俩凌晨便从客栈出发,前往宫门,排队参加由光禄勋协同宫廷女官进行的海选结果审查。
天尚未亮,京城的街头已是人山人海,各地的秀女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聚集在宫门口。
李夕静和路浣英排在队伍中,紧张地等待着。
有些秀女家境富裕,带着仆从,衣着华贵,而有些秀女则穿着简朴,一看便是贫苦人家出身。
李夕静和路浣英互相握着手,心中忐忑不安。
这一关虽然不是最重要的,但却是她们进入皇宫的第一步。
若是连海选都过不了,那便没有任何机会了。
负责审查的太监和女官看起来十分严肃,仔细地检查着每一位秀女的身份证明,核对报名信息,确保无误后,才让秀女们进入宫中。
李夕静和路浣英顺利通过审查,松了一口气。
她们被安排在一处偏殿休息,等待接下来的初选。
路浣英环顾四周,只见殿内已经聚集了不少秀女。
两人谈话间,有名宫女进来通知她们准备开始初选。
李夕静和路浣英整理了一下衣服,跟在宫女身后,来到了初选的场地。
女官宣布本次除了常规项目,着重看的还有手相。
宫中选妃,自然希望选出的女子命运顺遂。
然而这一项并非常有,太后今年加入此项,实际也只是因新帝登基后第一次大选,后宫空置,只要入选便几乎相当于荣华加身。
此种诱惑下,朝中大臣有的送来比往年多了数倍的女儿,此举也是为了筛掉更多人选。
李夕静和路浣英按照女官的吩咐,伸出手,让女官查看手相。
女官仔细地观察着她们的手掌,手指轻轻划过她们的掌纹。
姐妹俩并不知道这些部分师从天梁宫的女官比往年更加严苛,只是紧张地等待着评判,手掌微微颤抖。
终于,女官抬头看向她们。
“手相不错。”
喜欢延平宫史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延平宫史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