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室的门突然被推开。叶徽站在门口,左手垂在身侧,血珠顺着指尖滴落。他身后躺着两个昏迷的警卫,其中一人配枪的弹匣不知何时被卸下,此刻正插在叶徽的后腰。
"1938年4月,这把剑在重庆白市驿机场的日军物资仓库。"叶徽的声音很轻,却让所有军官同时摸向配枪,"当时剑身上有七个弹孔,现在却完好无损——你们找到了叶家锻剑冢的'补天炉'。"
赵将军的瞳孔剧烈收缩。这是军委三号机密库里,用将官级生物识别才能查阅的绝密档案。
"叶教授说笑了。"陈处长笑着打圆场,右手却按下了桌底的警报按钮,"这把剑一直收藏在..."
"剑锷内侧有铭文。"叶徽径直走到监控台前,染血的手指划过某个按键,主屏幕立刻显示剑身特写,"'永乐六年钦赐太监郑和',这是假的。"他放大某个像素点,"真品铭文用的是郑和的本姓'马'。"
警报声突兀地响起,检测室瞬间降下防爆门。十二名持枪特警冲入房间,红点瞄准器在叶徽胸口聚成刺目的光斑。
"都退下。"赵将军突然喝道。他走到叶徽面前,两人鼻尖相距不到十公分:"你怎么知道补天炉的事?"
叶徽解开衬衫第二颗纽扣,露出锁骨下方的菱形疤痕:"因为这个。昭和十八年,日本731部队用剑尖取走我一块皮肉做'材质分析'。"他指向屏幕上的剑尖,"当时这把剑的缺口,和我伤疤的弧度完全吻合。"
检测室陷入死寂。陈处长手中的平板滑落在地,屏幕显示着刚调取的档案照片——1943年哈尔滨实验记录里,确实有个酷似叶徽的年轻人被绑在解剖台上。
雨幕·博物馆东广场
暴雨如注,叶徽的油纸伞在狂风中摇曳。这把《南方雨巷》里的道具伞经过改造,伞骨里藏着高敏度录音设备,此刻正在记录身后二十米处两个特工的对话。
"叶先生!"佐藤教授冒雨追来,和服下摆溅满泥水。他从怀里掏出个泛黄的信封:"家祖临终前说,若有人能认出剑穗是赝品,就把这个给他。"
叶徽接过信封时,雨水在羊皮纸表面弹跳着避开,仿佛遇到无形的屏障。照片上是1937年的南京铸剑坊,年轻的他正在指导日本匠人调整淬火角度。背景里,未完工的剑坯排成七星阵——正是叶家秘传的"北斗锻冶法"。
"替我带句话给中村家。"叶徽将照片收入内袋,声音突然变得极冷,"三日月宗近的仿品还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地库,真品1945年被麦克阿瑟送给了杜鲁门女儿当嫁妆。"
佐藤踉跄后退,木屐踩进水洼。这个家族秘辛从未在任何文献记载过。
黑色红旗轿车无声地滑到面前,车窗降下露出陈墨精致的侧脸。她今天涂了暗红色唇膏,像极了1946年上海滩那个总在百乐门等他的女学生。
"首长要见你。"她的目光扫过叶徽流血的手掌,"关于今天突然展出的那批唐代兵器。"雨滴在她睫毛上凝成细小的水晶,让叶徽想起前世最后一次见她时,哈尔滨的雪也是这般挂在她的睫毛上。
叶徽抬头望向博物馆顶楼的观察窗。赵将军的身影立在窗前,手里似乎捧着个檀木匣子。当闪电划破天际时,匣缝里漏出的青光与展柜里的剑鸣产生了奇妙共振。
伞面上的雨水突然逆流而上,在伞骨顶端聚成十二颗水珠。叶徽轻笑出声,他终于明白为何这些古剑会集体苏醒——它们感应到了"铸剑师"灵魂里携带的,来自叶家锻剑冢的"剑魄"。
喜欢俗世谪仙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俗世谪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