炀帝看着台下数万士卒,旌旗招展,不禁也是豪气干云。
心里再没有一点对叛军,血光之灾的畏惧,接着便道:“我这装束如何?”
刘静道:“陛下下马能治国,上马能征战,我看就叫无上将军好了。”
炀帝大悦:“好,说的好,赏!”
炀帝过了瘾,又致辞,数万士兵充当群众演员,纷纷热情高涨,阿谀奉承说的炀帝那是飘飘然。
炀帝谓众人道:“朕帅不帅?”
众人大呼:“帅气逼人的逼!”
柳开森大惊,逼人!!!
不是帅气逼人的帅吗?
怎么成帅气逼人的逼了?
太恐怖了。
“朕酷不酷?”
“酷到没边的边。”
炀帝心思只在大家的响应,至于你说的是什么,完全就不在乎,炀帝老怀大乐,高呼道:“出发!!!”
接下来炀帝挟裹着数万人围着陈地逛了三圈。
大军过处,一片鸡飞狗跳,农田村庄也都踩踏为一片平地。
炀帝自以为震慑了宵小,这才把大军交于李啸,准备启程回京。
......
这一趟与其说是讲武,倒不如说是一场游玩。
回去路上,炀帝问讨掳校元勋道:“朕这讲武搞的靠不靠谱?”
元勋闻言道:“陛下,你这哪里是讲武,分明是瞎吉尔搞罢了!”
元勋这话说得可以说是十分不给炀帝面子了。
炀帝天天受人吹捧,哪里吃过这种憋,当即不悦道:“什么?你敢辱骂朕。”
元勋不畏强权,继续道:“陛下,微臣只是说实话,叛乱在青徐,你在陈地瞎搞,你这不是讲武,是穷兵黩武,不是瞎吉尔搞是什么?”
柳开森其实也是比较体验民情的,也附和道:“父皇,这些士兵打着讲武的旗帜,却是四处劫掠,陈地现在已经是千里无鸡鸣了。”
炀帝其实也不笨,闻言不免有些气馁,于是道:“哎呀,若非爱卿提醒,朕还蒙在鼓中,为何现在才见到爱卿,真是遗憾。”
元勋听炀帝知道错误,也是大为高兴:“陛下,事情已经发生就过去了吧,以后可万不能再干类似的事了。”
“现在如你们所说,陈地民不聊生,如之奈何?”
柳开森道:“父皇,可免去陈地三年税收,恢复元气,再播下粮草救济一番,也算是挽回一点吧。”
陆衡等人纷纷响应柳开森的话。
炀帝虽然舍不得钱,但讲武这事儿确实办得不妥,所以也并未在粮草一事上面多想。
炀帝很不好意思,闻言便允诺。
然而,只有柳开森知道,这些措施虽然好,但是否能真的实施下去,还真是难说。
毕竟这个年代,所谓的清官还不知道在哪呢,几乎个个都是花钱买来的官,能为民做主,才真的奇怪了。
炀帝回洛阳,没走几步路,忽闻传讯兵禀报:“陛下,凉州王玉叛乱,现在围攻陈仓甚急,请陛下发兵平叛。”
炀帝一听,又来了。
但现在也不吃惊了,反正到处叛乱都已习以为常,是故闻听消息只是轻叹一声。
“王玉叛乱,诸位爱卿咋个说?”
无人搭话,柳开森便站出来道:“父皇不必担心,王玉这人不懂科学,哪有冬日里起兵叛乱的道理,再说了,王玉打哪不好,非得要打陈仓,陈仓虽然小,但是耐操,就让王玉去瞎折腾吧,只需一支偏师,即可平定。”
炀帝一看是柳开森说话,喜上眉梢。
关键是柳开森说的有道理,炀帝非常受用,脸上有光。
“皇儿说的太好了,如此,谁可领兵平叛?”
炀帝问谁能平叛,然而无人响应。
太常朱虹道:“陛下,王玉叛乱好歹也有将近十万人,而我们现在能够抽调的兵马也就2万人,悬殊太大,非得力干将难以胜任。”
“那谁可胜任?”
尚书陆衡道:“陛下,此次非皇埔真将军出马不可。”
“陛下,不可,皇埔将军都一把年纪了,又是寒冬腊月的,叫人家出征,恐寒了老将之心。”
众人一看,竟是大将军李啸。
喜欢乱世:整活小砖家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乱世:整活小砖家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