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记住!"培训班主任站在台阶上高声强调,"我们不是来当官的!自来水厂必须在明早恢复供水!医院药品要优先分配给重伤员!"
角落里,年轻的女干部小张正飞快地记录着物资分配方案。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数字:面粉2000袋、棉被500条、食盐800斤...这些数字背后,是成千上万太原市民的生计。
"报告!东区发现三个孤儿收容所,约200名儿童急需安置!"一名战士匆匆跑来报告。
小张立即举手:"我去!我在延安带过儿童团!"她抓起背包就往外跑,背包里装着舍不得吃的半块压缩饼干——那是准备给饿得最厉害的孩子。
六、暗战:抓捕"樱花"
夜幕降临,太原临时指挥部灯火通明。周卫国将一份名单拍在桌上:"根据缴获的档案,这是潜伏在城内的日军特工名单,共23人,代号都是花卉。"
李云龙眯着眼睛看名单:"'樱花'、'菊花'、'牡丹'...小鬼子还挺风雅。"他突然指向一个名字,"这个'山茶花',是不是南门粮仓那个会计?"
"正是!"周卫国点头,"我们监视他一天了,发现他偷偷在粮食里掺沙子。"
行动立即展开。凌晨三点,十二支抓捕小队同时出击。最惊险的是抓捕头号间谍"樱花"——此人竟是伪政府民政科的一名女办事员,已经潜伏五年之久。
当战士们破门而入时,"樱花"正跪在榻榻米上烧毁文件。火光映照下,她的表情异常狰狞:"差一点,就差一点...水源就会被污染..."
周卫国一个箭步上前踩灭火堆,但大部分文件已经化为灰烬。他揪住女间谍的衣领:"什么水源?说!"
"咯咯咯..."女人发出诡异的笑声断气了。
七、转守为攻:阻击部队出击
10月21日凌晨,太原城外二十里处的八路军阻击阵地。
团长赵刚放下望远镜,转头对参谋说:"冈村宁次的援军距离我们只有十五里了。命令部队,天亮前发起反冲锋!"
这个命令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按照原计划,他们应该继续固守阵地。但赵刚有更深的考虑:"太原刚解放,不能让鬼子兵临城下动摇民心。我们必须主动出击!"
黎明前的黑暗中,三个营的八路军战士悄悄离开战壕,向日军营地摸去。他们脚上缠着布条,刺刀用炭灰涂黑,像一群无声的幽灵穿过田野。
日军哨兵正在打盹,突然感到脖子一凉——侦察兵小李的匕首已经割断了他的喉咙。随着三发绿色信号弹升空,八路军如同猛虎般扑向日军营地。
"杀啊!"
手榴弹的爆炸声此起彼伏,许多日军还在睡梦中就去见了天皇。当太阳升起时,这支日军先头部队已经溃不成军,丢下两百多具尸体仓皇撤退。
"不要追击!"赵刚命令道,"立即构筑防御工事,准备迎接鬼子主力反扑!"
战士们趴在刚刚夺取的阵地上,望着远处地平线上扬起的尘土——那是冈村宁次亲自率领的主力部队,真正的恶战才刚刚开始...
八、新生:太原的第一个早晨
10月21日清晨,太原城迎来了六年来的第一个自由黎明。
在中央广场,市民们自发地聚集在一起,看着八路军战士将日军的太阳旗扯下,升起一面鲜艳的红旗。旗杆是临时用两根电线杆拼接而成的,升旗的绳子还打着结。
"敬礼!"
随着口令声,所有八路军战士齐刷刷举起右手。围观的市民们先是沉默,随后不知是谁带头唱起了《义勇军进行曲》,很快,成千上万人的合唱声响彻云霄。
市场里,小贩们摆出了珍藏多年的商品;茶馆中,老人们激动地讲述着昨晚的见闻;街头巷尾,孩子们追逐打闹,再也不必担心日军的刺刀。
在临时医院,陈长安站在窗前,望着这幅生机勃勃的景象。腹部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但他的心从未如此轻松过。桌上放着一份刚送来的战报: "- 击毙日军间谍9人,抓获14人;
水源污染警报解除;
阻击部队成功击退日军先头部队..."
他拿起钢笔,在战报背面写下明日的工作重点:
恢复电厂供电
组织搜救废墟下的幸存者
筹备公祭仪式...
窗外的阳光越来越亮,照在这座饱经沧桑的城市上,也照在陈长安满是胡茬的脸上。他知道,更艰巨的挑战还在前方,但此刻,就让他们先享受这来之不易的胜利吧。
喜欢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