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坐力缓冲不足..."陈长安检查后发现复进簧已经变形,"需要更强的弹簧钢。"
"可咱们最好的材料都用上了..."老王急得直揪头发。
一直默默旁观的林小曼突然开口:"我在北平读书时参观过铁路工厂,他们用多层弹簧叠加来增加弹性系数..."
这个建议立了大功。工人们将五层汽车板簧叠加,用铁箍固定,再经过特殊热处理。改进后的样枪再次试射时,"咚咚咚"的连发声如同死神的敲门声,300米外的土墙被打得千疮百孔。
但连续射击三十发后,枪管开始发红冒烟。"冷却!必须解决冷却问题!"陈长安摸着烫手的枪管皱起眉头。
最终的解决方案颇具匠心——在枪管外加装双层铁套管,中间注水,顶部接竹管用来补充蒸发的水分,底部开个小孔让蒸汽排出。战士们戏称这是"茶壶式冷却法"。
两个月后的验收仪式上,十挺被正式命名为"红星"的双联高射机枪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每挺枪旁都立着两名经过特训的射手,他们是从全团两千多人中选拔出的眼神最锐利、反应最敏捷的小伙子。
测试用的木桶被巨型弹弓弹射到百米高空。"咚咚咚"的齐射声中,木桶还未到达最高点就炸成了碎片。观礼的军民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许多老人跪在地上泪流满面地磕头。
(4)死亡陷阱
精心设计的陷阱在五天后布置完成。陈长安亲自选址——在废弃的老兵工厂原址搭建了大量假目标:用茅草和木板搭建的"厂房"里点着冒烟的炭盆;树桩伪装的"大炮"故意露出金属反光;甚至安排了十几个战士假扮的"工人"在固定时间出入。
情报很快通过内线传到了日军耳中。五月十八日清晨,观察哨报告发现日军侦察机异常活跃。中午时分,了望塔上的哨兵突然摇响了警钟——东北方向出现了十六个黑点!
"各就各位!"陈长安通过临时架设的电话线下达命令,"等他们进入最佳射程再开火!"
十六架九七式轰炸机分成四个编队,傲慢地降低高度准备投弹。领队的长机甚至嚣张地摆动机翼,向假目标俯冲扫射。透过望远镜,陈长安能清晰看见飞行员脸上轻蔑的笑容。
"开火!"
十挺"红星"同时喷出火舌,天空瞬间被交织的弹道切割得支离破碎。第一波齐射就有三架敌机拖着浓烟栽向山涧。日军飞行员乱作一团,有的急忙爬升,有的胡乱投弹,队形彻底崩溃。
"咚咚咚"的射击声中,又一架轰炸机凌空爆炸,燃烧的铝片像烟花般四散飞溅。跳伞的飞行员还没落地,就被愤怒的村民围住——他们中许多人的亲人就死在日军的轰炸中。
十五分钟的血战如同一个世纪那么漫长。当最后两架伤痕累累的敌机狼狈逃窜时,地面上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战士们冲出战壕,将帽子抛向空中,许多人相拥而泣。
清点战果时,共击落敌机十四架,俘虏跳伞飞行员七人,缴获完好的航空机枪六挺、航空电台三部,还有标注着华北各根据地详细位置的绝密作战地图——这份情报的价值无法估量。
庆功宴上,炊事班杀了两头猪,每人分了小半碗地瓜烧。陈长安却独自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凝视着远方渐渐暗沉的天际线。
"团长,咱们赢了!"张大彪兴冲冲地跑来,手里还端着酒碗。
陈长安轻轻摇头:"这才刚刚开始。冈村宁次吃了这么大亏,必定..."他的话被匆匆赶来的赵刚打断。
"审讯结果出来了!"赵刚脸色异常凝重,"那些飞行员交代,日军正在石家庄附近秘密研发一种'特种弹',说是能让整片地区寸草不生..."
喜欢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